【農機網 會展快訊】 2024年10月26日下午,2025新疆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疆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自2000年開始舉辦,已連續舉辦24屆,已成長為西北第一國際農機大展。現場累計成交額約230億元,參展企業超8000家,參觀專業觀眾近80萬余人次,是全國農機行業規模較大、參展企業和到會專業觀眾較多、成效顯著的農機盛會;是集信息、技術、合作、貿易、投資、服務于一體的現代農業一站式平臺;是立足新疆、輻射西北、帶動中亞農機技術與商貿交流的年度盛會。
2024博覽會已成功舉辦,是一次規格高、規模大、產業鏈全、成果豐碩、影響廣泛的農機盛會。博覽會總展覽面積10萬平方米,共有來自美國、德國、日本、意大利、荷蘭、法國等10個國家和國內23個省區市的886家境內外企業參展,展出8000個品種1.3萬臺(件)農機產品,其中世界500強8家,展示內容全面,展品豐富,充分展示了我國農機裝備制造業進入協同創新階段后形成的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并聯發展新格局。展會吸引了43家境外企業參展,12個國家205名政府單位、行業商協會、企業等領域的境外采購商觀展參會和采洽對接。據不完全統計,本屆博覽會意向成交金額超85億元,現場落地項目成交額約20億元,其中國際采購商現場預成交額約1億元。
2025新疆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將繼續運用好往屆展會優質經驗,再創新輝煌。博覽會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和新疆農機合作服務聯合會聯合主辦;由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作為指導單位,烏魯木齊市商務局作為支持單位;新疆國際會展有限公司作為常務承辦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機流通協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機械化協會、新疆農業機械學會和北京匯邦漢威展覽展示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定于2025年5月25-27日,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新疆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紅光山路3號)舉辦。
2025新疆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規劃展覽總面積7萬余平方米,參展企業600余家,展出11000余臺/件農機產品。以“智慧農業·智能農機與農業現代化”為主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緊抓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機遇,充分發揮展會平臺作用,展示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果,擴大國產農機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現代化提供支撐。
2025新疆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將緊緊圍繞新疆“九大產業集群”建設,積極推進“機械強農”“數農融合”,全面展示種植業、林果業、設施農業、工程機械等全程全面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同時擴大垃圾處理設備、工程機械、
搬運機械、農田基本建設機械設備。突出智慧農業、智能農機、現代農業物聯網及信息化技術和裝備展示,以科技創新加快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繼續加強果品產銷對接及產業鏈技術裝備展區、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機械產業鏈展區、機械產業鏈融通發展專區建設。同期還將召開2025西部牧場大會、2025新疆新能源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博覽會、2025年亞洲農產品加工業博覽會新疆展、中國(西部)現代農業投入品展覽會、2025 亞洲果蔬產業博覽會(新疆)、全國汽車配件采購交易會(新疆)。不斷豐富博覽會內容和上下產業鏈延伸,為生產營銷企業、科研院所和專業觀眾之間搭建一個集展示交流、貿易洽談、項目投資、技術合作、產品銷售、人才培訓、學術討論為一體的互動平臺。
2025新疆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將繼續組織高端會議與專題活動,全面解析“一帶一路”和服務西部農業思想,深度展現先進農業技術與裝備。將繼續舉辦“智慧農業大會”、“牧場大會”、“新疆林果及特色作物生產機械化發展論壇”等。不斷結合新疆特色農業發展,以自身為平臺向不同規模的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技術解決方案,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展示,專家學者的細致講解,用會議論壇的交流研討方式,讓合作社、經銷商、基層農民代表等專業觀眾近距離感受和體驗新產品新技術,了解未來農業發展趨勢,拓寬致富思路,為新型農業科技的普及與推廣打開全新局面。同時還將繼續擴大對中亞五國、俄羅斯及俄羅斯周邊國家地區業務專題,把國際板塊農業供需合作會議做大做強,做精做細,推動各國農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促進新疆與周邊國家農業價值鏈整合,助力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
新疆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的繁榮和持續發展離不開各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各主承辦單位的共同努力,離不開各參展企業對新疆市場的堅定信心和廣大專業觀眾的持續關注。
新疆作為“一帶一路”的核心區和樞紐地帶,是農業發展強區,是中國的重要糧倉。據2023年數據顯示,新疆現有耕地面積1.06億畝。新疆糧食種植面積達4237.2萬畝,新增586.3萬畝,新增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一,糧食面積、總產增量均居全國第一,小麥、玉米創多項全國單產紀錄。棉花產量511.2萬噸,總產占全國九成以上。新疆耕地96%以上為水澆地,適宜規模化、先進生產技術和大型農機裝備推廣應用。2023年底全疆農機總動力穩定在3100萬千瓦,
拖拉機、
聯合收割機保有量66余萬臺,配套農機具超145萬臺套,采棉機保有量8100臺,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2%,全疆小麥、玉米、棉花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9%、97%、97%以上,棉花機采率達到90%。同時,新疆既有農業集約化、智能化發展的基礎條件和迫切需求、又有豐富的農牧產業種類,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先導區,有條件在智慧農業推動農業強國中率先作為,市場前景廣闊。
新疆具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區位優勢。周邊國家的農業產業市場潛力巨大,在土地資源、特色農產品、農業基礎設施、農業機械等方面都有廣闊的投資空間。俄羅斯的耕地面積約為121.78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約8%,是全球較大的耕地面積之一。哈薩克斯坦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3000萬公頃。每年農作物播種面積約1500萬公頃,顯示出其農業生產的潛力和規模。吉爾吉斯斯坦的土地耕種面積約為122.62萬公頃。烏茲別克斯坦現有農業用地約為2237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約為403.4萬公頃,牧場面積約為1285萬公頃。為廣大的農機出口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及廣闊的市場機遇。
新疆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將繼續發揮會展先導性服務業功能和資源整合、要素集聚、市場擴充優勢,進一步提升展會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和市場化,加速農業全領域新成果、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引領推進農業現代化,搭建高質量服務平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