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今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山東省關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決策部署和工作安排,臨沂市蒙陰縣農業機械發展促進中心搶抓政策機遇、主動作為,積極對接農業農村局和市農機中心,爭取政策資金項目支持,著力在“擴范圍、提標準、強監督、優服務”等方面下功夫。通過實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進一步加大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淘汰力度,加快先進適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的農業機械推廣應用,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業綠色發展。
一是摸清底數,積極爭取資金支持。
組織開展調查摸底,全縣現有歷年積累待報廢老舊農業機械3萬余臺,分布面廣、報廢更新需求量大。根據待報廢機械的存量情況,分年度提出報廢需求計劃,并測算資金需求,加大資金爭取力度。2024年已爭取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資金840萬元,其中:中央資金770萬元省配套資金70萬元。
二是細化措施,配套制定補貼政策。
根據國家新的農機購置與應用和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按照《2021-2023年蒙陰縣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與《蒙陰縣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案》。在保持與國家現行補貼政策協調一致的同時,又突出蒙陰縣農業生產實際和機械化發展需求,進一步明確實施范圍、補貼對象、機具種類、報廢條件、補貼標準、回收企業及操作程序等方面規定。
三是突出重點,擴大補貼范圍。
農機報廢補貼以使用年限長、安全性能差,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農業機械及重點機具為重點。結合全縣農業機械化現狀、小型機械更新快、存量大的特點,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爭取將
微耕機納入補貼目錄,進一步擴大補貼范圍。
四是科學測算,提高補貼標準。
針對待報廢農業機械存量大、種類多的特點,在測算過程中綜合考慮現實需求和財政負擔能力等多種因素。
拖拉機、
聯合收割機、播種機、農用北斗輔助駕駛系統報廢補貼標準按照國家規定的最高補貼額執行,其他農業機械的報廢補貼標準按照不高于同類型農機購置補貼額的30%測算,并綜合考慮運輸拆解成本和殘值等因素確定,單臺農機補貼額原則上不超過2萬元。
五是強化監督、便民服務、規范實施補貼政策。
加強對補貼申報信息審核以及報廢農機回收拆解企業的監督管理,在報廢農機回收企業設立了蒙陰縣農機報廢更新補貼便民服務辦公室,工作人員現場辦公,從報廢申請受理、報廢機具核驗、回收企業回收、機具拆解審核,實現一條龍便民服務,讓報廢農機戶少跑腿,一次辦好。同時在拆解現場安排專人監督回收拆解,要求企業分別對拆解前、拆解中、拆解后的過程拍照,嚴格按照工作流程對農機報廢各個環節簽字確認,防止機具假報廢、虛假報補等違規行為發生。截至8月底,全縣2024年已受理農機購置補貼申請1834份、補貼新購農機具1879臺套、受益農戶和組織1790戶、使用資金200萬元,已受理農機報廢補貼申請2227份、補貼報廢農機具2227臺套、受益農戶和組織1117戶、使用資金755萬元。
六是加強宣傳,提升便民服務質量。
通過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擴大政策宣傳覆蓋面,提升政策知曉度。按照便民、高效的要求,進一步優化和規范補貼辦理操作程序,實行限時辦理,加快申請受理、資料審核、機具核驗、資金兌付工作,鼓勵采取“一站式”服務或通過手機APP網上辦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