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科技創新】
馬鈴薯收獲機械就是由
輪式拖拉機配套,一次進地可完成挖掘、分離升運和放鋪作業,由于機械收獲馬鈴薯工作效率高,可大幅度的縮短收獲期,防止早期霜凍的危害,減少收獲損失,還可以減輕勞動強度。馬鈴薯一般在 9 月初開始收獲,也就是當馬鈴薯莖葉大部分枯黃,并容易與植株莖分離時,選擇土壤不潮濕,天氣晴朗的日子開始收獲。
一、駕駛與調節
1.正式作業前,應調整好限深輪的位置,保證挖掘鏟與限深輪在合理的相對位置上,通常要求挖掘深度在 20cm 左右為宜。調整好割秧刀與地面的距離,距離不能過大或過小,距離過大,薯秧如果不能全部打碎,留著的薯秧就會進入到振動篩上,影響薯塊的分離;距離過小,結在土壤上部的馬鈴薯就容易碰傷。調整的方法是調整地輪的高度,地輪的高度降低,割秧刀離地面的距離就小;地輪的高度升高,割秧刀離地面的距離就大。同時檢查各部位機械結構是否可靠固定并合理潤滑,確認無誤可啟動
拖拉機,并將挖掘鏟尖升起離開耕地表面,空轉幾分鐘檢查收獲機有無異響,確認無誤 方可進地作業。作業時,速度不能過快,要以中等速度勻速行進,拖拉機要順壟溝直線行走,不能壓壞壟臺,以免損傷馬鈴薯和給挖 掘造成影響。應緩慢放開離合器踏板,保證起步的平穩性,并同時控制挖掘鏟逐漸下降達到工作深度,然后加大油門至正常行進速度。
挖掘馬鈴薯時,應使限深輪位于馬鈴薯秧的外側,保證挖掘的可靠性,并避免馬鈴薯損失。
2.挖掘機的作業質量是機械收獲的關鍵,應隨時檢查調整。根據作業情況隨時調整挖掘深度,挖掘鏟入土過淺,容易損傷薯塊,也起不干凈;挖掘鏟入土過深,不但增加拖拉機的工作負荷,也使馬鈴薯與泥土難以分離清楚,馬鈴薯容易埋在土里丟失。調整左右兩側托輪的高度,可以改變挖掘深度;改變挖掘鏟兩端固定螺釘的位置,可以改變挖掘鏟的入土角度,使之獲得更好的收獲效果。隨時查看耕地中馬鈴薯的收凈率,檢查是否存在馬鈴薯破碎或表皮損傷嚴重的問題。若發現馬鈴薯損失較為嚴重,應停車檢查機械結構 是否出現故障或調整不當,重點查看挖掘深度是否適宜,若機械結構無故障,則應適當降低行進和收獲速度。
3.駕駛員應當密切關注馬鈴薯收獲機的工作狀態,發現存在異常的振動、噪音應及時的停車檢查,避免較大的石塊、雜草纏繞對收獲機造成的損壞。同時還應注意駕駛的安全性,嚴禁收獲作業過程中違規載人,保證運轉的機械遠離無關人員,避免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維修和保養
1.在每次作業完成后,應認真清潔收獲機表面和關鍵工作部件的泥土及雜物,檢查關鍵位置緊固情況,查看傳動鏈條的磨損狀態,發現磨損嚴重的應及時予以更換。
2.收獲機使用一段時間后,應及時更換潤滑油并檢查傳動齒 輪的磨損情況,發現齒輪磨損嚴重的應及時進行調整、修復或更換。對于新購置的收獲機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還應注意對傳動箱的雜質進行清洗,以保證傳動系統長久可靠的工作。
3.由于馬鈴薯收獲機屬于季節性農機,每年的應用時間較短,因此在作業完成后需長期閑置時,應將挖掘刀墊起,使其與地面脫離,并將裸露在外的金屬部件進行涂油防銹,然后對其進行妥善的遮蓋。
文章來源:農牧業機械化服務中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