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贞洁美妇迎合呻吟声_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麻豆不卡_亚洲最大av在线_喷水高潮

通江抓實“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工作

2024-07-22 09:15:32 來源:四川省巴中市農業農村局 閱讀量:18833 評論

  【農機網 地方農機】 近年來,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錨定現代農機裝備、烘干冷鏈物流、農產品初加工三大領域,著力建設“1+5+N”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機裝備總量快速增長,裝備結構不斷優化。截至2023年底,全縣擁有各類農業機械達15萬臺套以上,農機總動力達19萬千瓦,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7%。
 
  鉚足“三力”,夯實組織保障。一是全域調度,統籌發力。成立全縣農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落實“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的工作制度,將農機安全工作納入年度安全生產、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著力構建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農機安全責任體系,形成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政策激勵,綜合用力。縣財政每年安排15萬元專項經費,用于購置安全檢測、事故勘察等設備和農機安全監管;縣農業農村局調劑4人參加全縣農機安全監管,確保有人抓農機安全;4名干部被縣級表揚為年度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個人。三是督辦考核,多維助力。將農機安全工作納入安全生產總體規劃和全縣綜合督查檢查的重點內容,采取“明查暗訪+跟蹤督辦”“季度評價+年終考評”等方式,建立“上下齊心、同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推動創建工作高效落實。
 
  扛牢“三責”,優化生產環境。一是壓力傳導,落實屬地責任。適時召開全縣農機安全生產工作例會和業務培訓會,簽訂年度農機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督促嚴格履行屬地管理責任。二是培訓督導,壓實主體責任。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健全農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負責人和管理經費,強化員工安全教育培訓,適時開展機車的安全巡查和維修保養,嚴防“病”車上路“病”機下田。三是風險引導,扛牢行業責任。常態深入村社道路及田間、場院、銷售維修部,宣傳農機安全知識,發放駕駛操作手冊,開展安全警示教育,引導駕駛操作員、車主、農機銷售商等牢固樹立安全風險意識,自覺學習農機安全操作規程,扛牢安全管理責任。
 
  織密“三網”,健全監管體系。一是織密分級管控網。大力推行“組長、總指揮、指揮長、一級網格長、二級網格長、三級網格長、四級網格長”的“六長”農機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理模式,創新建立了指揮員、監理員、監管員、網格員、信息員為核心的“五員”監管機制,將農機安全監管職能延伸到基層最小單元,實現全域收集信息、精準發布動態、高效推動治理。二是織密安全防護網。積極推行部門協作、專家把脈、全域舉報等機制,農業農村、應急管理、公安交警等部門及時互通信息,專家經常深入鄉鎮村社、田間地頭,查“病情”找“病根”,鼓勵和引導網格員、信息員和公眾參與風險管理和隱患排查。三是織密應急處突網。組建農機安全應急處突隊伍,充實專業人員8名,配備救援車1輛,處突裝備1套,全面推動指揮調度扁平化、救援行動協同化,做到在實戰上“拉得出、處突快、救得好、損失小”。2024年6月,成功舉辦農機事故應急處置演練,切實增強有關部門和鄉鎮(街道)對農機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事故處置、醫療救援和善后處理能力。
 
  創新“三+”,提升安全素養。一是“固定+巡防”。充分利用宣傳欄、LED顯示屏、懸掛橫幅、等渠道和陣地宣傳農機安全。開展“五進”宣傳活動,面對面、一對一的向村民、學校、企業、社區和家庭傳授農機安全知識,2024年共舉辦現場宣傳活動5場次,接受咨詢1600余次。二是“線上+到戶”。利用公眾號、抖音短視頻等載體,適時推送農機安全生產常識、機具保養信息和警示教育片,張貼“當心機械傷人”等警示標志,為駕駛操作員和普通大眾講解農業安全管理的注意事項,每年發放《農機安全操作需知》等宣傳資料5萬余份。三是“培訓+跟蹤”。在“春耕”“三夏”“三秋”等農忙時節,定期組織專家到村社、田間地頭和涉農機企業,不定時開展農機安全知識培訓指導,大力營造農機安全生產氛圍。同時借助重點場所、重點人員走訪排查過程,推動安全教育落地見效。
 
  瞄準“三率”,嚴格源頭管控。一是嚴把車輛登記穿靴子,提高上牌率。推行農機牌證核發業務“一件事一次辦”,認真做好車輛登記注冊、掛牌發證工作,嚴禁為只有運輸功能、無農田作業功能的機具辦理牌證,實現注冊機車上牌率達87%以上。二是嚴懲機車檢驗走過場,提高年檢率。全面推行“送檢下鄉”“送審下鄉”等服務,切實做到見人、見車、見證、見檔案、見外檢表,切實提升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年檢率、年檢質量,2023年年檢率達87.6%,創歷史新高。三是嚴禁駕駛資格開綠燈,提高持證率。嚴格落實“辦事程序、收費標準、辦事人員、辦事結果、監督電話”五公開制度,大力開展“送考下鄉”“送訓到家”等便民服務,實現駕駛操作員教育培訓和持證率達90%以上。
 
  豐富“三式”,突出隱患治理。一是“拉網式”排查除隱患。采取“聯防+專班”的工作方式,緊盯涉農機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落實、農機維修保養、駕駛員違規操作等三個重點領域,全覆蓋、全方位排查農機故障、險情,不給隱患留空檔。二是“清單式”整治除隱患。采取“重點+隨機”抽查方式,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問題隱患整改率達100%。三是“高壓式”震懾除隱患。部署公安、交運、農業等部門和鄉鎮(街道)在交通干道、作業重點場所,采取“定點+流動”的檢查方式,聯合執法750余批次,檢查拖拉機、聯合收割機920余輛,監銷拖拉機、聯合收割機118臺,全力確保通江縣農機安全生產。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