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保障農民種糧權益,對于確保糧食生產、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糧食安全是國之大策,提高種糧主體積極性的根本舉措在于提高種糧收益,同時包括補貼等在內的政策扶持不能缺位。
近日,農業農村部針對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如何提高種糧農民積極性的提案》,答復到: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配合財政部等部門完善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政策體系,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不斷加大對種糧農民的價格、補貼、保險等方面支持,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
一是實施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不斷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逐步提高最低收購價水平,有效穩定農民種糧預期。
二是完善農業直接補貼制度。配合財政部繼續穩定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大豆玉米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耕地輪作休耕補貼、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補貼等政策。安排40億元支持開展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行動,對符合條件的規模種糧主體給予獎補。
三是提升農業保險服務能力。積極落實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配合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等有關部門出臺政策,將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擴大到全國;推動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實施范圍擴大到全國;指導黑龍江、內蒙古兩省區進一步提升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覆蓋面,推動農業保險不斷擴大保障范圍,提高保障水平,提升服務質量。
此外,農業農村部多措并舉不斷提高種糧科技水平。一是實施全國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農業農村部把大面積單產提升作為糧食生產的“頭號工程”,加快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系統集成,持續推進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力機型“三主融合”,加快高油高產大豆、耐密宜機收玉米等突破性新品種選育,推廣大豆大壟高臺密植、小麥精準勻播微噴灌、水稻集中育秧和側深施肥等高產技術模式,推動大面積均衡增產。二是加大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力度。2024年發布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10項、主導品種150個、主推技術150項,涵蓋長江中下游稻田化學農藥減施增效、玉米機械籽粒收獲高效生產、小麥無人機追施肥減量增效等技術,通過實施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不斷提升技術到田到位率。
農業農村部表示,下一步將配合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價格、補貼、保險政策,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持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穩產增收,保護種糧農民利益,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