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明星企業】 2024 年 4 月 1 日,是極飛科技 17 歲的生日,而今年也是極飛深耕農業的第 11 年。
17 年前,搭載著極飛人夢想的無人機從廣州出發,在科考、巡檢、搜救、物流等行業不斷探索,用創新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2013 年,當我們的視線轉向新疆遼闊的棉花地,看到了農業生產中勞動力短缺、氣候變化等挑戰,也發現了無人機技術在農業的更多可能性。那一刻,極飛深耕農業的種子悄然播下,從此生根發芽。
現在,極飛已經成長為一家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為使命的科技公司,將無人機、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普及到了廣袤農田。我們的設備已經服務農田超過 18 億畝次,用戶遍布全球 63 個國家和地區。在專注農業的道路上,我們用熱愛突破技術的邊界,對智慧農業未來充滿想象。
何以前行唯有創新
如何用三個詞來概述極飛的成長史?質疑、理解、成為。
正如孩童在邁向青春期的過程中總會經歷成長的陣痛,極飛在發展的路上也曾面臨質疑。如今應用在田野里的成熟技術,在過去一度被定義為“偽命題”。當搭配離心霧化噴頭的農業無人機首次問世,人群中傳來了質疑的聲音:無論是噴桿式
拖拉機,還是農用固定翼和直升飛機,傳統噴灑設備的霧化顆粒在小于 120 微米時會在空中迅速蒸發,怎么保證更細小的離心霧化顆粒能實現有效防治?
極飛 P150 農業無人飛機進行噴灑作業
我們利用多旋翼結構的獨特優勢,將離心霧化噴頭置于農業無人機的螺旋槳下方。無人機飛行時,多旋翼產生的強大下壓風場能讓霧化液滴穿透農作物,均勻覆蓋葉面和葉背。今天,離心霧化噴灑技術已經成為農業無人機行業的標配,精準的噴灑效果也獲得了用戶的認可和市場的印證,同時每年還為地球節約數萬噸的水和農藥。
RTK 導航、全自主飛行、夜間作業、可水洗機身、霧冷充電方案……那些讓農業生產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的創新技術,也像離心霧化噴頭一樣,經歷過質疑,終究在實踐中一次次被認同,最終成為引領行業的標準。
極飛用無人機開啟了智慧農業的大門,但隨著對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深入理解,我們意識到無人機只能解決一部份問題。于是從 2019 年起,我們又陸續開發出更多產品,從農業無人車到農機自駕儀,再到智能灌溉閥、智能相機和農場網絡解決方案。如今,極飛的智慧農業產品已經覆蓋農業生產全周期,逐漸成為未來農場的標配。
以農機自駕儀為例,我們深知拖拉機自動化這件事情意義重大。在中國,有 2000 多萬臺大大小小的農機、幾百萬臺
插秧機和水田設備,這些設備都需要人去駕駛。但駕駛拖拉機從來都是件辛苦的事情,而且目前農機手平均年齡超過了 50 歲。農機的自動駕駛能夠將更多勞動力釋放出來,讓他們去從事附加值更高、創造性的工作。
裝載極飛 APC2 農機自駕儀的插秧機實現了自動化作業
在產品創新的背后,是多年來積累的豐富技術儲備,以及全體極飛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根據最新統計,極飛的專利申請總數達到 3876 件,其中包括發明專利 1902 件。在踐行使命的軌道上,創新永遠是極飛這列火車的車頭,也是用戶與合作伙伴信賴的根基。
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中
積極改變
從聚焦農業開始,極飛一步步成長,市場環境也在一點點發生著變化。
最重要的變化和我們的客戶群體有關。除了噴灑,農業智能化設備逐漸具有了播撒、航測、運輸等更豐富的功能,操作方式也變得更加簡單。因此,它們能被應用到更廣泛的農業生產環節,能滿足的使用需求越來越多,用戶群體也漸漸壯大起來。
今天,這些智能設備的用戶主體,已經從注重效率的飛手、服務隊逐漸轉變為更看重性價比和品牌的家庭農場與種植大戶。而他們不僅在自家農場里使用,也有能力為周邊農戶提供服務。同時,這個群體也變得越來越年輕,我們稱呼他們為“新農人”。他們是鄉村振興重要的參與者,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主力軍。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先進的智慧農業設備回鄉創業
我們對用戶的變化感到欣喜,也對自己的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續加大研發和創新投入。第一步,是讓更多農業生產者買得起一臺結實耐用、高效省心的無人化設備;我們通過極致地創新,盡最大可能降低設備的成本和售價,讓技術可以普惠更多人。第二步,還要讓用戶用得起,所以我們不斷優化設計,降低產品使用成本與維修難度,讓用戶不再為設備維修而煩心。第三步,是讓用戶能更放心地購買極飛的產品,所以在過去三年里,我們逐步建立了權責利更為清晰的經銷商網絡與售后服務體系,解決不合理的售后服務問題。
極飛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將進一步降低用戶的維修成本
對過去有經驗
對未來有想象
過去這些年的技術突破與經驗積累,讓我們越來越了解農業的本質,農業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子,而極飛人的征途才剛剛開始。我們生產的十幾萬臺智能設備,在全世界的農田里運行,服務了超過 18 億畝次耕地,而以中國 20 億畝耕地為例,每年的耕、種、管、收大約會產生約五百億畝次的作業需求。極飛目前所服務的農戶僅是冰山一角,未來仍有廣闊的田地等待著我們。
令人欣慰的是,根據后臺數據顯示,極飛學園已經培訓了約 14 萬名用戶,他們學習掌握了農業無人機、農機自駕儀等設備的操作與應用。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成為了回鄉創業、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那一群人。這些智慧農業應用型人才,正在用更高效、輕松的方式去種地,為市場提供優質的農產品。
極飛美國合作伙伴正在向用戶進行產品交付培訓
與此同時,極飛也在用技術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在過去十一年里,極飛將無人駕駛、精準作業和新能源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通過替代傳統大型地面設備,不碾壓農作物,減少了 1541 萬噸作物損失;幫助農民減少農藥化肥使用,節省水資源 5821 萬噸;通過提供電力驅動的智能農機,節省燃油 6.2 億升,減少的碳排放相當于種植了 7802 萬棵樹。這些數據可能無法帶來直觀的商業變現,卻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成果,我們通過創新所產生的價值遠大于產品售價本身。未來,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創新、變革、可持續,這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也是未來會一直做的事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