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廣西糖料蔗進入新榨季,作為來賓市糖料蔗主陣地的興賓區空氣中到處彌漫著甜蜜的味道。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著力抓好糖料蔗機收“補短板”工作,加快推進糖料蔗生產機械化進程,助推廣西糖業高質量發展,12月22日上午,自治區農機中心在來賓市興賓區舉辦2023年全區糖料蔗高效機收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現場會,自治區副主席許顯輝出席。
許顯輝現場觀摩甘蔗分步式高效剝葉除雜作業演示
甘蔗分步式機收集中除雜作業現場
許顯輝認真聽取2023/2024榨季分步式機收建設情況
在興賓區鳳凰鎮下社尾分步式高效剝葉除雜作業演示現場,許顯輝認真聽取廣西來賓東糖集團公司負責人介紹2023/2024榨季分步式機收建設情況、投入使用情況以及存在問題等。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還詳細介紹分步式高效剝葉除雜設備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情況。許顯輝對廣西來賓東糖集團公司積極推進甘蔗機收的做法表示肯定,同時指出,分步式除雜出來的蔗葉處理困難,損失有點大,需要進一步改進。
在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優質萬畝“雙高”糖料蔗基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一邊是十幾個蔗農在勞作,割蔗、除葉、除尾、捆綁、收集、轉運,技術嫻熟,井然有序,但進程緩慢;另一邊是無人駕駛電動智能
甘蔗收獲機在進行機收作業,割蔗、切斷、除雜、收攏、裝卸,一氣呵成,智能高效。許顯輝現場觀摩新型甘蔗聯合收獲、聯合種植、分步式收獲等機具演示,對機具的作業模式、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等進行了現場點評。許顯輝強調,國產切段式甘蔗聯合
收獲機雖然在技術上、質量上已較為成熟,但按廣西現有機械作業條件,損失率、含雜率、破兜率、宿根出苗率等“四率”問題仍然嚴重,要加強糖料蔗收獲環節機具研發攻關,需加強對國外先進機具的學習和研究,并結合廣西實際多次演示,不斷改進改良機具,加快補齊糖料蔗機收短板,提升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助推廣西糖業高質量發展。
無人駕駛電動智能甘蔗收獲機作業演示
許顯輝體驗機具砍蔗
興賓區鳳凰鎮黨委書記黃宇軒表示,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甘蔗生產機械化耕作取代人工將成為趨勢,以往用人工收割每人每天只能收1.5噸左右,而一臺機械收割一天可達150噸,不但減輕了勞動強度,還能提高經濟收益。
“我們基地在興賓區率先推行‘良種化、規模化、水利化、機械化’‘四化’模式,輻射帶動2.5萬蔗農增收致富。2022年糖料蔗平均畝產達8噸。每畝增產1.5—2噸,全村人均種蔗收入近1.5萬元。今年基地宜機化改造和甘蔗選種升級,加上風調雨順,預計平均畝產達9噸以上,蔗農生活更甜了。”興賓區鳳凰鎮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負責人余云開說。
甘蔗機種演示
許顯輝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和廣西來賓東糖鳳凰有限公司分別聽取自治區農機中心科技推廣部處長黃嚴、廣西來賓東糖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偉民、廣西來賓東糖鳳凰有限公司制煉車間主任盤張利介紹習近平總書記12月14日在來賓市興賓區考察調研時有關情況后強調,一定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切實把廣西糖料蔗這個特色優勢產業做優做強做大,為保障國家糖業安全貢獻廣西力量。
自治區農機中心科技推廣部部長黃嚴向與會領導匯報現場會情況
甘蔗割堆機作業演示
2020年以來,廣西甘蔗生產機械化取得了長足進步。一是甘蔗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持續提高。預計到2023年底,全區甘蔗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5%,比2020年提高5.5個百分點。其中機收率34%,比2020年提高10.5個百分點。二是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大。全區累計使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8.86億元,占中央及自治區下達總資金的37.2%,支持購買甘蔗收獲機2517臺套。使用糖料蔗生產機械化作業資金10.5億元,支持開展機械化作業1750萬畝。三是技術推廣效果持續深化。分步式機收推廣效果明顯,2022/2023榨季,廣西建立以除雜中心為主要環節的25個分步式機收試驗示范點,作業效率普遍達到20—30噸/小時,作業質量和效率得到糖企、經營業主、蔗農認可,全區聯合機收蔗入榨量136.8萬噸。技術探索取得突破,與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共同形成《甘蔗機收減損降雜技術指導意見》并向全國發布。四是機收示范基地成效明顯。自治區投入財政資金4000萬元支持建設23個高效機收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全部實現單機日均30畝或150噸/天以上的甘蔗機收能力,機收能力提高30%以上,生產成本節約40%左右。
甘蔗收獲機作業演示
自治區農機中心科技推廣部部長黃嚴說道:“我們大力推動解決甘蔗機械化收獲難題,除了指導農機企業加快適用收獲機研發和推動糖料蔗‘雙高’基地進行宜機化改造外,還通過適時召開各種現場演示會,大力推廣甘蔗機械化機耕、機種、機收技術,補短板提單產,有效緩解砍收人工短缺問題,降低甘蔗生產成本,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破解糖料蔗生產成本偏高的瓶頸。”
廣西作為全國最大的糖料蔗種植基地和食糖主產區,全區有13個設區市73個縣(市、區)種植糖料蔗,廣西糖料蔗種植面積穩定在1100萬畝以上,種植面積和食糖產量連續32年位居全國第一位。甘蔗和食糖產量連續10多年占全國的60%以上,涉及蔗農2000多萬人,已成為廣西重要支柱產業和廣大蔗農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許顯輝在廣西來賓東糖鳳凰有限公司調研
自治區政府辦公廳二級巡視員戴倩,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鄭鑫,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一級巡視員李如平,自治區農機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鳳云,自治區糖業發展辦主任李文綱,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劉博,自治區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海濤,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唐咸來,自治區農科院副院長孫健,廣西大學副校長于文進,來賓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鄧應文全程參會。區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甘蔗主產市農機部門負責同志,制糖企業代表、農機企業代表、種植大戶等共200余人參加此次現場會。
END
文字 | 李志農 周林艷
圖片 | 周琳梅 梁妍
編輯 | 葉易坤
審核 | 何波濤 黃嚴 黃志華 鄧達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