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無人機植保飛防在作業效率、作業效果、節約用水、作業安全、作業適應性以及應急突發災害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技術成果。形成了小麥、玉米無人植保技術模式和技術規范。無人機植保作業效率是人工打藥的30倍以上,可減輕農民勞動強度,病蟲害得到及時防控,實現糧食穩產高產,確保糧食安全生產。無人機植保技術作業安全系數高,有效改善了以往在農作物植保環節中藥物殘留對人體的傷害,保護了環境,促進農業綠色生態高效發展。
臨汾市位于山西南部,全市共有17個縣(市、區),地處黃土高原,位于呂梁山脈南部,海拔高度在800~1600m之間,年均氣溫9.0~12.9 ℃,年降雨量420~551 mm,地域遼闊,光照充足,土層深厚,晝夜溫差大。總耕地面積約720萬畝,主要作物為小麥、玉米。由于輪番耕作,耕地得不到休整,病蟲草害高發頻發。長期以來,農作物植保主要依靠人力背負式
噴霧器和自行改裝農用三輪
噴霧機作業,人工噴藥農藥利用率在25%-30%,背負式噴霧器5畝/小時,產品質量藥液利用率、吸收率不高,造成農藥浪費,而且操作者還比較容易吸入,整體施藥技術和作業水平偏低,"跑"、"冒"、"滴"、"漏"現象十分嚴重,不僅農藥利用率低,給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且存在壓苗、毀苗、人員安全等問題。
一、基本情況
臨汾市農機技術推廣科隸屬于臨汾市農業機械發展中心,負責臨汾市農機新技術、新機具、新項目的推廣工作。近年來承擔了20項省市級推廣項目,在推動全市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機作業效率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推進了臨汾市農業機械化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了微薄之力。
通過無人植保機的引進和項目的建設,有效的推進了我市主要農作物全程全面機械化,提升了我市農機裝備的供給能力和作業效率,實現了全環節、全鏈條、全過程的機械化覆蓋,加快了我市農機化發展進程。
無人機集采平臺搭建聯盟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無人植保飛防示范區
在侯馬市上馬辦事處西南張村(1500畝)和張村辦事處西里村(1500畝)建立了兩個試驗示范區,開展春季小麥“一噴三防”、夏季玉米噴施除草劑和增施葉面肥,完成了示范面積3000畝,輻射推廣面積3200畝。在堯都區賈得鄉西亢村建立示范點1個,在小麥拔節期開展了殺蟲殺菌噴施葉面肥植保作業,完成了示范面積1000畝,輻射推廣面積4000余畝。在汾西勍香鎮羅殿村建立示范點1個,開展了玉米化學除草、病蟲害防治、施肥,示范演示1000畝,輻射推廣作業5000畝。
(二)開展不同型號無人裝備對比試驗
開展了山東衛士MS040、北方天途M6E-1、深圳大疆MG1P三種裝備小麥一噴三防、玉米除草劑和增施葉面肥三個環節對比試驗。經水敏紙試驗噴灑登記分析,三種無人機在作業速度、作業效率、作業效果在實際應用中區別不大,都能滿足作物的植保需求,但山東衛士MS040噴頭霧化效果最好,但噪音較大;北方天途M6E-1操作簡便但信號較弱;深圳大疆MG-1P無人機智能化程度高,可自動避障,飛行比較穩定,適宜長距離地塊作業。
(三)開展無人機技術驗證和與傳統機具的對比試驗
通過現場作業、現場記錄、現場比較、現場分析的方法,在無人機植保飛防示范區開展了化學除草、殺蟲殺菌作業對比試驗,以及無人機植保技術性能驗證與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背負式電動噴霧器的對比試驗,同時開展無人機植保生產作業成本和經濟效益測算。通過對比試驗,得出的結論是:植保無人機與傳統人工噴霧器相比,具有操作簡單、速度快、效率高、噴灑均勻、霧化效果好、不受地形限制、可規模化作業、對人和環境安全以及應對突發災害等優勢。
(四)開展示范推廣演示培訓
在春季小麥楊花初期“一噴三防”、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絲期,分別在不同地域開展了無人機植保飛防技術培訓觀摩會。現場演示培訓會結合現場作業工作,對無人植保機作業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無人植保機操作技術、無人機日常維護、安全飛行等相關知識進行了培訓。實景化的觀摩培訓,既現場解決了合作社及農機大戶在無人植保機在實際使用中的疑問,也為無人植保機在更多農戶、更大范圍、更寬領域的推廣打下了基礎。
無人機植保飛防現場演示
三、取得成效
通過推廣項目試驗,總結出小麥、玉米技術無人植保模式,形成了作業技術規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一)經濟效益
每臺無人植保機每天作業面積可以達到300-500畝,正常情況下每臺無人機每天可收入2400-5000元。小麥生長田間管理期2次殺蟲殺菌噴施及葉面肥作業時間為10天左右,每臺無人機植保收入為2.4萬-5萬元。
(二)社會效益
大面積推廣無人機植保,可減輕農民勞動強度,病蟲害得到及時防控,實現糧食穩產高產,確保糧食安全生產,不僅為主要農作物機械化全面發展打下了基礎,也有效推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三)生態效益
根據試驗情況,人工噴藥農藥利用率在25%-30%,而且操作者還比較容易吸入,而無人機作業農藥利用率在50%以上,農藥使用量幾乎減少了一半,而且噴灑效率高,噴灑效果好,地表殘留藥物少,也就是說無人植保技術的引進推廣,不僅改善了作業人員的操作環境,提高了作業安全系數高,促進農業綠色生態高效發展,也為規模經營和綠色農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推動了我市農機化綠色高效發展。
四、經驗啟示
近年來,完成了小麥、玉米、馬鈴薯、高粱、谷子等作物的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推廣,形成了完整的技術路線和技術規范。
(一)加強項目組織管理
為確保項目實施目的明確、任務明白、步驟明晰,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確了項目實施目標任務、實施地址區域、項目進度、組織措施等內容。加強項目檔案管理,對引進的無人植保機購進后進行了標識管理,其購置合同、發票、裝備說明書、人員培訓情況、作業量和試驗情況、相關活動照片、簡報等均納入了檔案記錄。
(二)開展無人機植保技術培訓
為了提高無人植保機手的操作水平,更好地發揮無人植保機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2021年臨汾市農業機械發展中心牽頭舉辦了為期4天的無人植保飛防演示培訓會,培訓會分室內理論培訓、現場作業演示和實操培訓三大部分,全市農機合作社代表、農機大戶、飛防機手參加培訓。通過培訓無人機植保的作業效率高、穿透力強、省水省藥及可以大大降低農藥對操作人員的危害的優越性深深觸動了與會人員,有效推動了更熟練、更積極地開展無人植保工作。
無人機植保飛防培訓會
(三)開展集采平臺搭建
臨汾市農業機械發展中心積極探索農機具集中采購、集團作業、集體培訓等農機服務新模式,先后與多個廠家對接聯系,落實了無人植保機購置的“團購價”、“協議價”、“直供價”,通過集中采購,每臺無人機節可省了4000元,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投入成本,切實搭建起優惠購機、快捷購機、實用購機的橋梁和平臺,讓“購機紅利”惠及了更多的農戶。
(四)成立無人機植保聯盟
為了打通溝通壁壘、暢通溝通渠道,使農機操作手能夠便捷溝通、有效交流,以微信群的方式建立了臨汾市無人植保聯盟,無人植保機廠家技術員、合作社、農機大戶、機手共同入群,可以通過聯盟微信群,做到問題共討、技術共用、經驗共享、業務共做,實現線上線下、網上網下溝通零距離、服務零時限、業務零區間。高效的平臺和多元的聯盟,使農機手可以隨時隨地咨詢技術問題、接受技術指導,享受免費的培訓和及時的維保服務等,有效地幫助農戶致富創業、增產增收,有助于培養更多的新型職業農民,為助力鄉村振興、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貢獻力量。
無人機植保飛防試驗示范項目實施,通過組織開展無人機植保技術培訓、開展集采平臺搭建、成立無人機植保聯盟等方式,形成了主要糧食作物高效植保技術規范和技術路線,推廣提高了農機手的操作水平和作業能力。
無人機植保平臺搭建現場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