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點: 襄陽市 開展時間: 2025-05-09 舉辦單位: 湖北中貿會展有限公司、杭州銘通展覽有限公司、襄陽企業聯合會、襄陽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單位|襄陽汽車行業協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的通知
附件1
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人員名單
一、主任
唐仁健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
二、副主任
張興旺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三、成員
吳 巖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邊巴扎西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左 力 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盛秋平 商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饒 權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曹雪濤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黨組成員
楊小偉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劉國永 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黃傳芳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
唐芳林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江廣平 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
傅振邦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
杜 芮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書記處書記
諸 迪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侯順利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四、辦公室成員
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設在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承擔委員會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擔任。辦公室成員如下:
(一)各有關部門
李衛強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一局副局長
謝 俐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
黃東輝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經濟發展司副司長
郭文芳 司法部立法四局副局長
張 祥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
胡 雁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李大川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
劉梅茹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副司長
丁 東 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司長
谷云龍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編室副主任
王俊中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改革發展司副司長
姜曉捷 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副主席、分黨組成員
王 良 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
邰烈虹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發展部部長
謝 力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內聯絡部主任
劉崇高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部(法制工作辦公室)部長(主任)
(二)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
魏百剛 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
曾衍德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
張天佐 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
陸 紅 人事司司長
王樂君 法規司司長
趙 鯤 政策與改革司司長
陶懷穎 計劃財務司司長
王 鋒 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
李偉國 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司長
隋鵬飛 國際合作司司長
周云龍 科技教育司司長
肖 放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
潘文博 種植業管理司司長
陳光華 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劉新中 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
左常升 農墾局局長
謝 焱 種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
冀名峰 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
郭永田 農田建設管理司司長
潘學峰 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
附件2
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慶豐收促和美”為主題辦好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以下簡稱“豐收節”),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慶祝豐收、振興鄉村,匯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強大力量,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遵循“務實、簡約、喜慶、共享”原則,以“慶豐收促和美”為主題,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聚焦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實化節慶內容、活化節慶形式、深化節慶內涵、強化節慶市場,更多采取貼近農業生產、農村習俗、農民生活的載體,總結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充分體現糧食豐收、政策宣介、農耕文化的內涵,唱響愛黨感恩主旋律,謳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展現鄉村建設新面貌,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中國農民新風采,把豐收節打造成全國性的民俗節日、做強鄉村產業的重要載體、展示農民風采的特色平臺,助力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
二、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主辦的活動
(一)群眾慶祝豐收聯歡活動。以農民群眾為主體,通過互動式、情景式的團體表演,開展行進式、沉浸式群眾慶祝豐收聯歡活動,全面展示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村安定祥和、農民幸福安康,充分表達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堅定信念,釋放國家安定團結、經濟平穩健康信號。期間,組織農民群眾以技藝展示、民俗表演等形式慶祝豐收,宣傳浙江“千萬工程”經驗,開展進村入戶話豐收嘮家常活動,舉辦2023年度“全國十佳農民”等頒獎頒證儀式,展示抓好糧食生產典型經驗和智慧農業、種業振興等現代農業發展最新成果,展現各地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二)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主題宣講和展覽。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主題宣講,全方位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等主題講政策、講變化、講故事,讓廣大農民群眾真切體會到黨對廣大農民群眾的深切關懷,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堅定信心跟黨走。舉辦歷年豐收節主題展覽,展示全國豐收場景,講好豐收故事。
(三)“數節氣話農事”活動。組織安徽等省份圍繞二十四節氣,結合當地區域主導產業、特色農業、鄉村習俗,舉辦梨花節、油菜花節、茶葉開園節、龍蝦節、荷花節、葡萄節、石榴節等特色農業節慶活動,開展“瓜王”、“果王”等鄉村趣味比賽。
(四)全國農業科技裝備成果展。著眼于生產方式的變革和提檔升級,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舉辦全國農業科技裝備成果展,展示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先進農機裝備和智慧農業建設成效,推廣發布優質農產品特色品質技術、綠色生產新技術、農作物品種和畜禽水產良種。
(五)“菜籃子”產品暨品牌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宣傳推介各地面向主要消費市場開展豐富多彩、形式新穎的農產品促消費活動,推動“菜籃子”產品順暢銷售,激發品牌消費活力,為實現“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穩價、促進農村消費提質擴容、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提供有力支撐。
(六)全國智慧農業現場推進會。召開全國智慧農業現場推進會,現場觀摩水稻數字化生產基地、育苗工廠、畜禽水產智能養殖基地等,總結交流各地建設經驗,部署推進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工作。
(七)鄉村美食品鑒推廣活動。邀請鄉村廚師在豐收節全國主場制作鄉土菜、農家菜等特色菜肴,打造可觀、可賞、可品的沉浸式體驗區,展示鄉土飲食文化。以鄉村特色小吃為重點,舉辦美食品鑒推廣活動,推出一批南北兼顧、老少皆宜的鄉村特色美食。推出“豐收嘉年華”融媒體活動。
(八)全國農民體育健身大賽。組織農民群眾開展趣味拔河、龍舟賽、“村BA”、鄉村健康跑等富有農耕農趣農味的體育賽事活動,充分體現新時代新農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促進農體文體智體融合發展,增強農民群眾的健身意識,培育新時代鄉村新風尚。
(九)農民“村晚”暨鄉村青年音樂會。邀請全國各地青年農民樂隊、青年農民歌手、鄉村舞蹈隊等,以極具鄉村特色的歌曲、舞蹈、民俗藝術等表演,展現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風采,反映全國農民喜慶豐收、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精神面貌。
(十)中華農耕文化展。舉辦中華稻作文化展和“和美鄉村”攝影展,舉辦農業相關非遺互動體驗活動,弘揚中華優秀農耕文化,展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激發全社會重農愛農的積極性、主動性。現場展示全國農民技能大賽獲獎作品,傳承和弘揚鄉村傳統技藝。
三、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指導的重點活動
(一)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以“慶豐收促和美”為主題,以新時代鄉村發展為題材,采用多種藝術形式,舉辦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展現豐收美景,寄寓美好希望,促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二)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活動。組織開展多領域、多層次、多元化的產銷對接和促消費活動,激發城鄉市場活力,暢通國內大循環。開展“地標農品慶豐收”活動。支持福建省福州市舉辦第二屆中國茶葉交易會,支持重慶市舉辦中國農產品新品發布會暨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支持甘肅省定西市舉辦中國·定西馬鈴薯大會。
(三)發布惠農助農措施清單。組織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農產品加工物流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電商平臺在豐收節期間發布一批助農生產、惠農消費、為農服務措施,把豐收節日辦到農民心坎上。
(四)鄉村振興普法宣傳活動。深入農村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制作發放法治宣傳資料,展播法治文藝節目,圍繞農民關心的法律問題開展咨詢服務,征集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典型案例,營造鄉村良好的法治氛圍。
(五)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和美鄉村”短視頻大賽暨攝影大賽。以“和美鄉村”為主題,組織開展短視頻大賽暨攝影大賽,引導城鄉居民踴躍參與,以短視頻和攝影作品等展現豐收盛景、和美鄉村,展示農民美好生活。
(六)“豐收故事我來講——爭做紅領巾講解員”實踐體驗活動。打造實踐體驗經典路線,宣傳優秀豐收故事講述者,建設農耕文化少先隊校外輔導員隊伍,為廣大少先隊員提供紅色尋訪、參觀學習、文化體驗、志愿講解、展示交流的平臺。舉辦全國農耕文化“紅領巾講解員”交流展示活動。
(七)農民藝術周活動。組織開展多種類型的農民歌唱、書畫、攝影、詩歌、傳統技藝、手工絕活、非遺表演以及電影節、民歌會、故事會等活動。
(八)全國農業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交易活動。舉辦2023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發布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展覽展示創新成果,組織供需對接,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舉辦第二十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集中展示我國種業新品種、新技術,解讀種業最新政策、交流種業最新信息,促進種業振興。
(九)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農民群眾慶豐收展演。在全國范圍內征集一批豐收主題鮮明、群眾喜聞樂見、農民自導自演的文藝節目,開展農民群眾慶祝豐收展演,并推薦優秀節目在豐收節主場群眾聯歡活動中表演。
(十)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活動。舉辦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周,助力廣大農民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圍繞智慧農業、農產品電商、鄉村信息服務、防詐反詐等內容,組織農民手機培訓聯盟單位,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和新媒體平臺等渠道,采用線上線下多級聯動形式,開展專場培訓活動。
四、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重點活動
1.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組織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巡禮”活動,組織各地廣泛宣傳先進典型,充分反映鄉風文明建設、文明村鎮創建的新氣象。
2.教育部。指導推動職業院校創新開展“文明風采”活動;以“鄉村振興你我同行”為主題,組織開展典型案例短視頻征集和宣傳活動,展示職業院校師生、職業成人教育學員在鄉村振興中取得的成果。
3.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動員1652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以“慶豐收、促團結”為主題,開展慶豐收活動,展示農民風采,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4.司法部。指導各部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開展涉農主題法治宣傳活動。組織鄉村“法律明白人”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等活動。通過新媒體平臺推送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開展以案釋法。
5.商務部。指導舉辦全國農商互聯暨鄉村振興產銷對接大會,指導重點地區和電商平臺開展“數商興農”專場活動。
6.文化和旅游部。舉辦游購鄉村系列活動、第九屆中國農民歌會和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系列活動。
7.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大型義診活動。
8.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指導各級廣播電視臺及網絡視聽平臺圍繞豐收節主題,積極創作廣播電視節目及網絡視聽作品,開展全方位宣傳,講好新時代三農故事。
9.國家體育總局。組織舉辦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運動大會,開展趣味籃球、定向跑、健身氣功、廣場舞、門球、擲球、滑旱冰、放風箏等農民趣味賽事活動。
10.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網絡豐晚、“縣在出發”系列活動和《挑起我們的金扁擔(第二季)》、《豐收地圖之秋收地圖》等節目。
11.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推出“湖南長沙油茶豐收節”、“甘肅隴南油橄欖節”、“中國韓城花椒豐收節”、“第六屆枸杞產業博覽會”等活動。
12.中華全國總工會。組織開展工會走訪慰問農民工活動,開展喜迎豐收、歡慶豐收宣傳推介活動。
13.共青團中央。舉辦“豐收故事我來講——紅領巾講解員”實踐體驗活動、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評選表彰、“青耘中國”直播助農活動。開展高素質青年農民培育工作。
14.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舉辦“全國巾幗興糧節糧慶豐收”主題活動、“小手拉大手節糧一起走”親子節糧惜糧暨第四屆全國少年兒童“勞動美·豐收樂”主題公益活動,指導各地婦聯開展豐富多彩的慶豐收系列活動。
15.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組織舉辦2023鄉村振興主題電影推薦、第六屆中國農民電影節、新時代鄉村題材優秀歌曲展播、2023年中國(蚌埠)花鼓燈藝術交流展演周、第十一屆全國農民攝影大賽和文藝下鄉慰問演出等活動。
16.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組織開展“金秋消費季·供銷合作社在行動”活動、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供銷合作社主題日活動。
五、農業農村部各司局單位系列活動
1.辦公廳。組織開展兩岸農民共慶豐收農產品推介活動。
2.人事司。指導“全國十佳農民”評選活動。
3.法規司。以“鄉村振興、法治先行”為主題,深入農村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征集展播農村學法用法短視頻,舉辦直播帶“法”活動,開展法律咨詢服務。
4.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組織開展第四屆全國“美麗鄉村健康跑”活動。
5.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組織家庭農場慶豐收、禮贊耕耘等系列活動。
6.漁業漁政管理局。舉辦第二十六屆中國(象山)開漁節。
7.農墾局。以“贊農墾豐收建農業強國”為主題,組織開展職工文藝演出、農墾名特優產品推介和主題交流活動。
8.種業管理司。組織國家級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圃)開展種質資源科普開放日活動。
9.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辦2023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新優特產品推介會、優質雞蛋生產技術交流及產品推介品鑒活動。
10.中國熱帶科學院。舉辦科普大集活動,展示科研示范基地,推動科技走進海南各地。
11.全國農業展覽館。組織開展“跟著農博過節氣”活動。
12.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舉辦第六屆中國農民電影節、“豐收中國萬里行”大型公益宣推活動、全國農民群眾慶豐收展演和第三屆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大會。
13.農民日報社。舉辦第三屆“‘中國新農民’故事會”、“最美農擔人——金融支農故事”展示和“古村落里的豐收中國”等活動,開展“強農報國·鄉村振興我助力”系列宣傳活動。
14.中國農業出版社。舉辦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和美鄉村”短視頻大賽暨攝影大賽。出版《農業簡史》科普繪本并舉辦主題展示。
15.中國農村雜志社。組織開展2023中國村歌大賽。
16.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組織開展農業農村普法宣傳活動。
17.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舉辦第三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第十二屆中國小康村籃球賽。
18.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舉辦“品嘗鄉土味道傳承農耕文明——2023‘土特產’推介活動”。
19.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中國農民體育協會。組織開展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民體育健身大賽。
20.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開展“我幫農民護黑土”活動。
21.全國畜牧總站。舉辦2023年第五屆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家畜繁殖員)。
22.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舉辦云南大營街米線美食品鑒推介活動。
23.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舉辦云南元陽稻花魚豐收節。
24.中國鄉村發展協會。舉辦2023首屆中國鄉村文化藝術行、2023首屆中國鄉村書畫大賽。
25.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舉辦寧夏銀川、云南楚雄中國鄉村特色優勢產業慶豐收活動。
26.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舉辦農業綠色發展論壇。
27.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農村雜志社。組織開展品牌農產品熱銷慶豐收活動。
28.中國漁業協會。舉辦贛榆“海上慶豐收耕海牧漁曲”活動。
29.中國蔬菜協會。舉辦蔬菜品牌創建經驗交流活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農機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猜你喜歡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