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7月18日,福建省龍巖市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在上杭縣舊縣鎮梅溪村火熱開賽,全市各縣(市、區)的機收減損監測調查工作人員、技能比武農機手、周邊農機合作社機手及種糧大戶近80人參加了活動。
比賽號角吹響,來自上杭各鄉鎮的17名參賽農機手各顯神通,依次駕駛
收割機在金黃的稻田中精準操控、來回穿梭。省農業農村廳評審專家從收割作業效率、割茬高度、稻谷損失率等方面對農機手技能進行綜合考核,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能和這么多種糧大戶一起同臺競技,我感覺機會非常難得。通過這次大比武,我也更加充分認識到了水稻機收減損的意義。”參賽選手胡天粵說道。
“舉辦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旨在通過競賽比武提高水稻機收作業的減損水平,持續推進糧食機收減損工作,引導廣大農機手、種糧大戶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的意識,確保稻穗顆粒歸倉,為龍巖市糧食安全保駕護航。”龍巖市農機總站副站長方啟金說道。
近年來,龍巖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糧食安全的決策部署,堅決扛穩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市糧食產量穩步增長,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農機化不斷升級、成效顯著,長汀、武平、上杭先后被評為“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2022年,全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7.47%,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水稻生產機械化率達81.35%。全市共使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5087萬元,創歷史新高,補貼機具1.97萬臺(套),受益農戶1.34萬戶,直接帶動農民投入購機資金1.64億元,機械化生產為龍巖市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