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6部委批準了《吉林省“千億斤糧食”建設規劃》。4月17日,召開“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啟動大會,動員全省上下迅速行動起來,提升站位,集中力量,乘勢而上,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好建設任務,推動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再上新臺階。省委書記景俊海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胡玉亭主持會議。麥朝副廳長代表省農業農村廳做了交流發言。
會議指出,啟動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是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是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有力舉措,是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關鍵一環,是應對風險挑戰、提振發展信心的重要支撐,必須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推進,打造標志性、創新性、突破性工程。一要挖掘潛力、綜合施策,全力以赴實現千億斤糧食產量目標,打造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核心區,確保到2035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1000億斤。二要科學布局、突出特色,充分釋放區域比較優勢,按照“主攻西部、提高中部、鞏固東部”的總體布局,西部地區要實施“林草濕連通”工程,加快建設農田防護林,扎實推進“大水網”工程,實施一批引調水項目;中部地區要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大規模推廣良種良法;東部地區要堅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推廣高產栽培技術提高產量、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提高品質。三要抓住要害、系統推進,切實抓好良田建設、鹽堿地綜合利用、水利保障、種業振興、農業機械化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育、產糧大縣振興、智慧農業建設“八大工程”;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狠抓“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和成果應用,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支持省內外農業專家在我省開展研究,把論文寫在吉林大地上。四要延長鏈條、放大效應,以糧食附加值提升帶動鄉村振興、農民富裕、縣域發展,壯大十大產業集群,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精心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文章,實現種原糧、加工糧、品牌糧、方便食品全鏈條生態化、綠色化發展,建設國家的“糧倉肉庫”、百姓的“中央廚房”。
會議強調,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黨政同責,“一把手”親自抓、親自管,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落實政策措施,用好“五化”閉環工作法狠抓落實。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支持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的良好氛圍。要統籌抓好秸稈離田收尾、擴種大豆油料、抗旱保春耕等工作,為奪取今年糧食豐收奠定基礎。
吉林糧食產量已連續兩年超過800億斤。據了解,此次實施的“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是吉林圍繞提高糧食產能目標,謀劃實施良田建設工程、種業振興工程、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育工程、智慧農業建設工程、產糧大縣振興工程、鹽堿地綜合利用等八大重點工程項目,全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到2035年糧食產能跨上千億斤臺階。
其中,良田建設工程主要是實施黑土地保護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種業振興工程要著力提升種業科研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育種基地保障能力;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是通過推動高效智能農業機械的創制與推廣應用,提升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育工程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引領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增強生產能力、經營能力和帶動能力;智慧農業建設工程是加快智慧農業云平臺和農業衛星遙感平臺升級建設,提升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全程數字化、智能化應用水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