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政策與標準】據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公布,“十三五”期間,西藏自治區農機裝備水平顯著提高,具體表現為:全區農業機械社會保有量不斷增加,農機裝備總量51.5萬臺(套),其中
拖拉機等動力機械保有量28.1萬臺,耕種收植保等配套機具23.4萬臺(套),農機裝備結構持續優化,先進適用、綠色高效農機具占比逐年提高,高端智能新機具不斷得到示范推廣。2020年,全區農機總動力超過690萬千瓦(含農用
運輸車動力),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5%,其中,青稞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7%。
《西藏自治區“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制定目標:到2025年,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780萬千瓦(含農用運輸車)。農機裝備配置結構趨于合理,各類拖拉機保有量達到29萬臺,拖拉機與農機具配套比達到1:2以上。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8%以上,其中青稞等主要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以上。覆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農機經營效益顯著提升,農機服務組織數量達到300個以上。加大農機化技術培訓能力建設,累計培訓農機技術人員3萬人次以上。提升農機技術裝備推廣服務水平,推廣20項以上先進適用機械化技術裝備。發揮綠色農機裝備在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農業廢物資源化利用中的作用,農膜回收率達到90%,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全面提升西藏傳統
食品機械化生產加工能力,發展青稞牦牛精細加工和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農機作業條件明顯改善,農機“看病難、住房難、行路難”問題得到較好解決。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業、林果茶業等機械化取得明顯進展,設施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21%。農機安全形勢平穩,確保無重大農機安全事故發生。
區域發展重點
藏中南河谷農業區:以基本實現農牧業全程全面機械化為目標。大田作物機械化重點發展50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機、旋耕施肥播種復式農業機械、無人植保機、全喂入聯合收獲技術與裝備,開展深松智能監測、青稞分段收獲、秸稈撿拾打捆裝備試驗示范;設施蔬菜機械化重點發展工廠化育苗裝備、精細耕整地機械、環境智能控制與水肥一體化設備,開展高速移栽、綠色收獲、分級分選包裝等裝備技術試驗示范。畜禽養殖機械化方面,以肉牛、奶牛、藏豬、藏雞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小區為重點,發展飼草加工、飼喂、環境控制、糞污清理與資源化利用、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裝備等。培育壯大農機作業服務組織,發展代耕代種代收、全程機械化土地托管、“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等新型社會化服務模式。
藏東南半農半牧區:大田作物機械方面,重點發展50馬力以下的中小型拖拉機,適宜丘陵山地作業的微耕機、中小型條播機、無人植保機、小型聯合收割機和割曬機;推進耕地宜機化改造,實現田塊小并大、彎取直,加快機耕道路建設,提高農機通達率和作業效率;推廣田間石頭撿拾裝備,清除耕作層石塊,提升農機安全和作業質量。林果茶機械化方面,重點推廣果園噴霧無人機、中耕施肥機、水肥一體設備、茶園高地隙多功能管理機、軌道運輸設備、果茶加工成套設備、田頭冷庫保鮮設備。畜牧養殖機械化方面,重點推廣標準化養殖設施與標準化人工飼草種植技術,推廣糧草輪作、林草間作和農田復種等高效飼草種植模式,大力推廣草籽收獲、草籽包衣、播種、牧草收割等人工草場生產裝備,以及飼草青貯設備、牧草粉碎機、拌料機等飼草料加工設備,提高畜牧業機械化水平。
藏北牧區:畜牧養殖方面,推廣具有保溫抗寒的牛羊舍、禁牧休牧區圍欄設施、防災草料儲存設施,推廣擠奶機、剪毛機、抓絨機、動物防疫設備、活畜稱重機、動物監控儀等小型養殖設備;推廣披堿草等牧草種植裝備和退化天然草地免耕補播裝備。改善牧民生活水平方面,推廣小型奶制品加工機械、擠奶機、太陽能牛奶分離器、揉皮機、儲奶罐、取暖器和戶用能源等牧民生活便利設備。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