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編輯視角】3月4日-3月13日,2023全國兩會(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嚴守耕地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要優化鎮村布局規劃,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村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全國政協委員,國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
他提出要進一步支持轉制院所整合匯聚行業創新資源,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加大資金支持,支持轉制院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寬松的創新環境,為轉制院所營造久久為功的創新生態。就加快推動農機裝備自主創新高質量發展話題,他建議加強農機裝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農機裝備創新體系;優化農機補貼政策;發揮產業鏈鏈長作用,打造農機裝備“中國品牌”。
工信部部長金壯龍——
2023年3月5日,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在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的“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上表示,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指導意見,聚焦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使我們國家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在高端化方面,一是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要突破一批基礎元器件、基礎零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和基礎工藝。二是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要在大飛機、工業母機、深海裝備、醫療裝備、農機裝備等重點領域突破一批標志性的重點產品。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拖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繼國——
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拖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繼國赴京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劉繼國就加快實施農業機械“優機優補”、加大高端農業機械科技研發投入、建設全國農機數據中心等方面向全國人大提出了建議,受到廣泛關注。
為
加快推動我國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及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劉繼國建議:以“優機優補”為方向,增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
拖拉機的分類分檔,提高補貼標準,鼓勵企業對短板弱項裝備及“卡脖子”技術的研發應用;對現有拖拉機生產企業工廠條件審核標準進行升級,加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發能力、試驗測試能力、制造工藝保障能力、智能化應用等方面評審,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逐步實現國內農機全產業鏈的均衡發展。
農業機械關乎糧食安全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劉繼國建議國家對高端農業機械進行專項政策支持:加大對農機企業在技術及產品研發創新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進行高端農業機械方面的基礎研究,在高端裝備研發、信息化應用、智能和智慧農業等方面提供支持;對關鍵零部件的制造過程予以扶持,發揮鏈長帶頭作用,結合產業鏈上下游國內零部件企業,加大對核心技術攻關方面的制造能力投入,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優化國資央企的投資審核和績效考評政策,鼓勵國資央企積極投資中長期攻關任務。
對于建設全國農機數據中心,劉繼國建議:統籌接入目前各省、市農機運行、管理數據,實現與全國農機數據中心數據交互、資源共享與協同;推進農機數據應用,構建面向農業領域的物聯網應用平臺,掌握我國農機的產供銷和農機作業的詳細情況,為國家政策制定、農業生產情況分析、農機排放分析等提供準確信息,同時,為用戶提供農機安全監控、農機作業調度、作業管理和監控、農機故障診斷和保養提醒、農機公共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產品管理服務;完善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探索與作業量掛鉤的補貼辦法,引導農機購置補貼逐步轉向“農機優機優補、農機作業補貼”等補貼形式,提升高質量農機的市場競爭力,帶動我國農機作業效益和農機使用效率的提升。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增城星級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沈燕芬——
今年全國兩會,沈燕芬提出了一份關于農機手的職稱評定、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建議。“鄉村振興未來一定會吸引許多年輕人加入,希望可以制定相關的職稱評定機制、建立技能培訓體系,讓‘新農人’有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讓他們有職業認同感、成就感,這樣他們才能夠在鄉村留下來。”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營口市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服務中心正高級農藝師韓秋香——
今年,韓秋香將關于加快小型農機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帶上全國兩會。建議要著眼為各類農業生產提供特色農業小農機的裝備保障,積極建設農機科研創新平臺,鼓勵高端小型農機研發,加大對小型農業機械的政策補貼力度,并注重農機實用型人才培養,不斷加快小型農機現代化,助力鄉村產業振興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黨委書記楊松——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他提交了一份關于《提升山地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建議》的提案。他建議加大對山地型適用農機的研發。建議將山地機械人才培育納入中高職教育,既要培育研發型人才,又要培育實用型人才;將農機研發和維修技術人員納入職稱評定范疇,按照各地人才優惠政策給予對應待遇。同時,重點以土地、道路宜機化改造為抓手,在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穩步擴大農機作業面、提高山地機械化率的同時,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全面加強機耕道、軌道運輸等農業機械化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能夠滿足中小農機具正常作業。
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金湖縣供電分公司信息通信運檢技術專職吉蘭芳——
建議加強對電動農機推廣應用的規劃引領、政策扶持及技術服務等,以農機電氣化推動農村產業轉型升級,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支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這是繼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后,再次對農機工作直接提出要求。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重點工作時只提關鍵,但連續兩年將農機工作列入其中,意味著黨和國家對農機工作的高度重視。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端牢中國人的飯碗,必須要有“農機擔當”。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新華社、人民網、中國網、農視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