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明星企業】"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在這"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雨水節氣,為更好地端牢“中國飯碗”,進一步提高我縣糧食種植大戶的種植技術水平,促進糧食油料協同增產,確保我縣糧食生產安全,經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同意,依托縣科技專家服務團,于2月20日在古陽鎮梳頭溪村湖南英妹子茶業科技有限公司舉辦了“古丈縣2023年糧食種植技術培訓班”。古丈縣副縣長宋曉波;古丈縣副縣長、科技專家服務團團長王佩之; 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縣科工信局、縣科協、縣農機事務中心、縣農廣校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本次培訓活動。來自古丈縣各鄉鎮的種糧大戶、科技特派員和農業農村工作者們共計80余人參加本次培訓。
開班儀式上,古丈縣副縣長宋曉波作了重要講話,她強調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了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注重糧食安全是根基、是國之根本;牢牢守住糧食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手中。加強糧食生產是"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她敦促學員們要遵守紀律、認真學習。抓住本次學習機會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升種植水平,掌握更多的理論和實用技術,用以指導實踐,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發揮好示范作用,當好宣傳員、領頭羊,努力推動我縣農業生產更好更快發展。
隨后的培訓活動中,多位古丈縣的本土優秀專家學者從多方面、多視角、多維度給大家進行了一場又一場別開生面的實用培訓。古丈縣農業農村局副研究員、吉首大學客座教授張林豐詳細介紹和分享了湖南省、特別是湘西州水稻品種的特色、適用性和發展實況等相關知識。
古丈縣農業農村局規劃股股長張才建作了"古丈縣水稻產業發展現狀和前景展望"的分享報告。他從稻田面積、品種推廣、種植加工、農機應用、現代技術服務、稻米品牌運營等多方面詳細向大家介紹了我縣目前水稻產業的發展現狀和遇到的問題。張才建從科研的視角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包括職業農民、科研人才的培育;科研基地建設、科技體制改革、水稻產業化、信息化工程的建設、水稻科技成果轉化、智慧農業技術應用等方面。
湘西自治州首屆鄉土人才專家、縣科技特派員、巖頭寨鎮蒿根坪村書記張敏以自己蒿根坪村"羊肚菌+水稻+稻花魚"的種植模式;產銷并舉、品牌運作的發展模式,以及如何以黨建為引領,實現組織振興、人才振興等方面分享了本村集體經濟的建設經驗,理論聯系實際,起到了很好的啟示作用。
培訓會上,湖南極目公司高維忠向大家介紹了極目植保無人機在飛行模式、噴灑系統、動力系統、雙目視覺系統等方面的優勢,以及在丘陵山地、果樹經作、大田農作物、茶園管理的無人機應用技術分享。最后,在實踐學習中,他用極目無人機展示了茶園和水稻田的精細化水肥藥高效管理,大家紛紛震撼科技的力量。
“人勤春早培訓忙、科技賦能促振興”。大家表示:通過這次培訓,不僅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也提升了種植技術。鄉村振興的路上,大家共同奮進、攜手前行,不斷壯大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