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進一步推進機械強農向農業生產全過程覆蓋的通知
皖農機函〔2023〕88號
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2022年以來,全省各地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兩強一增”行動,認真開展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等,機械強農各項工作圓滿完成。為貫徹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根據《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2023年全省農業農村工作要點的通知》(皖農辦〔2023〕1號)要求,2023年,全省將繼續實施機械強農行動,進一步推進機械強農向農業生產全過程覆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突出工作要點,抓好“三中心”等建設
2023年,各地要強化“補短板、抓重點、強示范、促帶動”工作,重點抓好“三中心兩基地”建設,抓好農機研發和智能農機推廣應用,加快“機械換人”進程。一要做好任務分解。全省將重點支持建設130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120個水稻育秧中心、180個糧食烘干中心,繼續建設20個主要作物生產高標準全程機械化綜合示范基地、30個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任務分解表見附件1)。完成補短板農機研發任務50項(任務分解表見附件2)。各市要結合當地實際,及時做好任務分解。特別是在落實“三中心”建設主體時,要注意先填補空白鄉鎮,再提升已建主體,確保2025年實現實施區域農業鄉鎮全覆蓋。二要提升建設質量。按照《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等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皖農機〔2022〕39號)要求,指導實施主體抓好建設。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總結2022年實施經驗,提高建設質量,確保圓滿完成任務。三要加強人才培訓。結合農時農事,加強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和農機手培訓,提高理事長們管理經營水平和農機手駕駛操作技能,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一線農機人才。
二、創新工作舉措,提升示范質量
為推進機械強農向農業生產全過程覆蓋,各地要創新舉措,樹立典型,強化帶動。一要實施好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項目。項目實施中要建立高標準農機農藝結合示范點或基地,推廣應用高性能、智能化農機裝備技術,不斷探索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形成作物品種、栽培技術、農機裝備相配套的農機農藝融合技術體系,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高標準全程機械化。二要積極創建部級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縣要制定實施計劃,明確路線圖、時間表,按照創建要求清單式推進,確保高質量創建成功。三要開展“平安農機”示范建設。高度重視農機安全生產工作,加強農機安全基礎建設,提升農機安全監管能力,積極創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為平穩推進機械強農行動保駕護航。
三、抓好關鍵技術,提高糧油作物單產
貫徹落實2023年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和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實施好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工程。一要抓好影響糧油作物單產關鍵環節農機化技術的推廣應用。重點抓好農機深松(耕)整地技術應用,提高耕整地質量;加快推進集中育秧,進一步抓好水稻機插秧、油菜毯壯苗移栽、機直播等技術,提升糧油作物播種質量;繼續抓好小麥、水稻、玉米、油菜機收減損工作,進一步提升糧油機收質量。二要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引導作用。用足用好中央、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加大對糧油生產所需農機具補貼力度,繼續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鼓勵農戶應用高性能、智能化農機,為提升糧油作物單產提供裝備支撐。三要積極推廣“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模式,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
四、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任務完成
各地要高度重視,強化組織領導,爭取地方投入,確保按質按量完成全年機械強農目標任務。一要制定實施方案。參照指導意見要求,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實際,因地制宜科學制定項目實施方案。二要強化技術支撐。省廳將發揮省級農技、農機技術專家作用,各項目縣要成立相應的技術專家組,充分發揮一線“土專家”作用,做好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指導服務。三要做好項目監管。各地應加強對項目建設的監管,對項目管理風險進行預防和控制,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省廳將對項目實施情況開展抽查。四要認真開展總結。省廳將對實施情況進行調度,各市應及時掌握實施進度,按季度反饋工作動態。同時,認真總結實施情況、特色經驗、存在問題、政策建議等,以市為單位將年度工作總結于2023年12月15日前報我廳。
聯系人:張昱;電話:0551-62617244;郵箱:ahnjglc@163.com。
附件:
1.2023年度“三中心兩基地”任務分解表
2.2023年度補短板農機研發任務分解表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2023年2月9日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