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指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并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做出重要戰略部署。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在參加北京延慶團審議時強調,新時代要高質量推動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努力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延慶區堅持綠色發展,通過政府政策引導,市場運行的方式,解決了秸稈收集處理難題,同時對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環境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
與往年一樣,秋玉米收獲后,田間零零散散堆放著閑置的玉米秸稈,秸稈撿拾
打捆機在田間地頭忙碌作業,把一座座“小山頭”變成一塊塊“小磚頭”,再由
拖拉機運離田地,這一景象會從每年11月份持續到第二年3月春播前,成捆的秸稈離田后進行資源化處理,加工成肥料或飼料,不僅改善農村環境,也促進了農民增收。近年來,北京市農機試驗鑒定推廣站深入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行動,持續探索以社會化、市場化為核心,以農機合作社為橋梁,推廣“延慶秸稈撿拾打捆”利用模式,有力促進了延慶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
破解秸稈收集難題,實現多方共贏
根據延慶區農業生產特點和發展方向,依托農機合作社,以市場化運行、社會化服務為核心,建立了一套可持續運行的秸稈收儲運模式。該模式采用“農戶 農機合作社 秸稈用戶”的運行方式,在作物收獲后,農機合作社利用秸稈撿拾打捆機進行秸稈打捆回收作業,并支付給農戶一定的報酬,再由農機合作社將打捆后的秸稈集中出售給秸稈用戶,用于加工秸稈肥料、飼料或燃料等。
對農戶來說,在種下茬農作物前要把地整理干凈,不但費力費時還要解決秸稈銷售問題,而該模式下,農機合作社負責給農戶解決凈地問題,農戶還可以得到20元-40元/畝的秸稈銷售收入;對秸稈需求企業來說,不用購置價格較高的打捆機、
粉碎機、運輸車等設備,省去很大的設備投入資金,也不用為找秸稈來源發愁;對農機合作社來說,由于農業生產的季節性,每年的11月份至來年的2月原本是農閑時間,沒有作業任務,而秸稈打捆業務可以填補這部分空白,使得農機合作社全年有活干、有收入,拓寬了業務面。
先進農機裝備支撐,助力農民增收
“延慶模式”的成功建立,不僅在于切實可行的運行模式,更在于先進的農機裝備支撐。北京市目前主推的是方捆打捆機,工作時由拖拉機牽引,一次作業可將散落在地表的玉米秸稈、小麥秸稈、牧草等撿拾、成型和打捆,效率非常高。打捆機主要分為兩種,一種不帶粉碎機構,適用于秸稈經粉碎后的撿拾打捆作業,另一種帶粉碎機構,可以實現整稈玉米的粉碎、撿拾、打捆一體化作業。目前,市農機試驗鑒定推廣站示范推廣的打捆機可實現打捆時自動引繩、自動打捆、自動切繩,還能通過對槽輪大小的調整,來改變打捆時的繩圈和秸稈捆密度,使秸稈捆不散、不凌亂,成形后的秸稈捆體積小而緊密,便于運輸和貯存,極大地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延慶模式”不僅提高了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利用率,而且也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渠道。據初步計算,農機合作社收集秸稈成本每畝在70元左右,其中包括支付給農戶每畝20-40元,加上機器折舊費、人工費、油費、運輸費用等。而玉米秸稈市場銷售價格約為300-600元/噸,正常情況下,平均3畝地可以撿拾打捆1噸玉米秸稈,每作業1萬畝便可給農戶帶來20 -40萬的收入,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