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市場行情】星光農機主營業務為農業機械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包括
聯合收割機、
壓捆機、
拖拉機、旋耕機、青貯機、烘干機、采棉機、花生機以及農業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制肥機、智能化的養魚跑道等。建有企業研究院、產業技術聯盟、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多個科研平臺,儲備了包括62項發明專利的200多項國家專利,參與了包括兩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省部級重大攻關項目,榮獲包括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馳名商標”、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等榮譽。
2021年,星光農機營業收入約4.02億元,同比增加61.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85億元。公司2021年營業成本4.1億,同比增長63.7%,高于營業收入61.8%的增速,導致毛利率下降1.2%。期間費用率為32.6%,較去年下降9.1%。經營性現金流由-8386.4萬增加至2516.6萬,同比上升130%。從業務結構來看,“聯合收割機”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具體而言,“聯合收割機”營業收入為2.4億,營收占比為61.3%,毛利率為-9.9%。
2023年1月29日晚間,星光農機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49億元到-0.9億元,將再次出現虧損。
業績變動主要原因:報告期內,疫情反復、物流運輸受阻,產業鏈各環節均遭受沖擊,影響了產品的生產與交付。此外,在國際局勢震蕩、行業競爭以及用戶對農機產品排放標準“國三”升級“國四”的觀望情緒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產品市場需求收縮,訂單和銷量減少,導致效益下滑、主營業務收入下降。公司銷量下降,產能利用率不高,部分產品原材料采購價格持續波動,廠房、土地、設備的折舊與攤銷以及人員工資等固定費用較大,當期產品單位成本未能有效攤薄,使得產品毛利率水平偏低,盈利能力較弱。
據星光農機2022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55億元,同比下降35.88%;歸母凈利潤-5055.58萬元,同比上升30.23%;扣非凈利潤-6118.6萬元,同比上升21.76%;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7621.96萬元,同比下降35.9%;單季度歸母凈利潤-2745.35萬元,同比下降1.36%;單季度扣非凈利潤-3250.57萬元,同比下降8.54%;負債率50.36%,投資收益-993.25萬元,財務費用892.3萬元,毛利率10.09%。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巨潮資訊網、星光農機。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