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贞洁美妇迎合呻吟声_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麻豆不卡_亚洲最大av在线_喷水高潮

亳州市加快“機械換人”步伐助力“兩強一增”

2022-11-29 09:09:45 來源:安徽省亳州市農機發展中心 閱讀量:19111 評論

  【農機網 地方農機】近年來,安徽省亳州市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兩強一增”行動為引領,聚焦全程機械化、裝備智能化、服務社會化,切實加快農業生產“機械換人”步伐,為提高畝均產出率,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農機裝備基礎。
 
  一、聚焦全程機械化,夯實農業發展基礎
 
  一是促進農機更新擴量。2022年全市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42億元,其中補貼大型復式智能高效機械2889臺,加快淘汰能耗高、作業損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大大提高了農民購機積極性,目前,全市農機總動力84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率先成為全國首批5個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示范市之一,實現了農機具的足量配置。二是深入實施深翻耕項目。按照“同一地塊三年作業一次”原則,因地制宜,選擇農機開展深翻作業,2022年爭取財政補貼資金3160萬元,實施農機深翻130萬畝,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面積覆蓋率達到90%以上,切實增強土壤蓄水保墑能力,土壤內在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二、聚焦裝備智能化,提升農機作業水平
 
  一是加大智慧農機研發。實施特色農機研制和農機裝備產業培育工程,編制農機裝備研制清單,開展“雙換”行動,“以市場換企業”“以資源換項目”,與中國農機院合作,加大研發力度,助力農機裝備制造企業技術攻關,聚焦動力機械數字化配套、農機北斗導航應用等方向開展技術研發,已研發成功無人駕駛大馬力拖拉機、履帶自走式圓捆打捆機、自走式收割打捆一體機等3大類5個品種智慧農機。二是加大智慧農機應用。加大植保無人機的推廣,目前,全市共有植保無人機1820架;通過加裝北斗3號智能輔助系統,實現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無人駕駛,晝夜不間斷作業,加快作業質量和進度;推廣精準整地作業,對作業機具加裝遠程自動檢測設備,運用農機精準作業協同支撐平臺,實現對農機作業實時監控、數據分析,做到對農機作業質量、作業軌跡和作業面積的準確監測及各項數據的統計,確保適期、適墑作業。目前,我市共有旋耕機等整地機械2.3萬臺,秋季完成整地面積680萬畝。三是推動“數字農業”建設。完成農機智能調度信息平臺建設,實現管供需智能化對接,提升農機管理、服務和應急能力。率先引進無人農場關鍵技術及裝備,建成全省首個“無人農場”,通過農機信息化改造,加快農機調配效率和夏收進度,實現農民“種田不下地、收割不摸鐮”,加快推動我市農業生產由機械化向無人化智慧化發展。
 
  三、聚焦服務社會化,助力農民持續增收
 
  一是推行托管模式。印發《2022年“全托管”“大流轉”“地入股”服務經營模式示范推廣工作實施方案》,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居間服務優勢,以“供、耕、種、管、收、售”六位一體托管模式為核心,對接上下游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有效解決外出務工農民“誰來種地”“怎么種地”難題,實現了農業生產組織化、農機服務專業化、土地經營規模化。目前,全市確定“大托管”示范村100個,落實各類大型復式高效農業機械10萬余臺(套),帶動發展社會化服務組織2650家。通過“六位一體”托管模式真正實現農機托管走在前、農民外出去掙錢,讓因疫情未返鄉務工農民“收的放心、務工安心、賣的稱心”。二是加大技能培訓。利用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新購機農戶和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學員培訓等,大力開展農機合作社理事長經營管理能力和農機手機械操作技能培訓。2022年,全市已組織培訓農機合作社理事長390名、農機手3319名,超額完成培訓任務。在午秋兩季組織開展的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提高了機手規范化操作、標準化作業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了一支有技能、會經營的農機化產業大軍。三是加大主體培育。示范推廣“耕、種、收、管、烘”等服務于一體的全程機械化模式,目前,全市農機合作社達1400多家,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新建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13個、累計建設104個、覆蓋70%以上的鄉鎮;新建糧食烘干中心8個、累計建設43個、覆蓋23個糧食主產鄉鎮;新建高標準農機綜合示范基地2個、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1個,進一步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