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政策與標準】建設高標準農田的目的在于確保我國的糧食產量和糧食安全、提升農田等級以及提高農民的利益,是全面落實“藏糧于地”戰略的重要抓手和關鍵舉措。
為認真貫徹中央和自治區關于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十四五”時期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提質增效,鞏固和提高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決定組織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行動。為保障行動順利開展,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自治區財政廳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
該方案提出總體目標:2023—2025年全區新建高標準農田305萬畝以上,確保到2025年底全區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977萬畝以上,并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93萬畝,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9.2萬畝,力爭當年項目當年建成并發揮作用。通過持續建設提升,全區高標準農田保有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節水高效、綠色生態、土地流轉、產業導入的農田建設模式進一步普及,糧食生產功能區、糖料蔗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園區和田園綜合體等同步建設、一體推進,支撐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確保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畝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100公斤左右,穩定保障全區280億斤以上糧食產能。
其中,關于創建“高標準農田+N”模式創新示范區,提出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種業、農業機械化、農產品加工產業、現代設施農業、農業農村綠色發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水利灌溉設施等統籌謀劃、總體推進,形成項目組合一體化建設模式,同步發展農耕體驗、農旅結合等業態。
此外,還提出嚴格執行建設標準,根據《廣西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GB/T 30600-2022)及相關技術規范與標準,統籌考慮農田、水利、林業、電力、氣象、農作物病蟲害預警防控等各方面因素,按照良田糧用、增加農戶收入、提升耕地質量、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整體要求,因地制宜確定高標準農田建設內容。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