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三秋”以來,河南省濮陽市各級農機部門全程做好農機化生產組織指導、技術服務、物資保障、安全監管、疫情防控等工作,緊盯關鍵環節,千方百計確保“三秋”農機化生產安全順利推進。
“三秋”期間,全市參與機收的
玉米聯合收割機數量達4200臺,其中本地擁有3500臺、新增200臺,外地引機約500臺。截止10月10日16時,全市224.6萬畝玉米,已收面積223.7萬畝,收獲比例已超99.6%,其中機收面積220.6萬畝,機收率98.2%,再創新高,玉米機收基本結束。高峰期每日機收面積20萬畝;花生收獲基本結束,機收率93%以上。小麥
播種機超3萬臺,小麥計劃種植面積356萬畝,機播率預計超過98%。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三秋”農機生產工作專班,靠前指揮調度,全員下沉生產一線服務。印發了《“三秋”生產工作意見》《“三秋”農機生產綜合應急預案》,明確了“三秋”生產目標任務,對秋季農機化生產進行全面布置;印發了《關于統籌做好2022年“三秋”農機跨區作業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安排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強化應急保障。印發了《關于開展農機抗災救災應急演練工作的通知》,具體安排農機抗災救災應急演練工作;印發了《濮陽市“三秋”農機生產綜合應急預案》,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應急場景,有具體應急措施。8月25日,全市“三秋”農機工作會議暨農機化生產抗災減災救災應急演練現場會在南樂縣召開。各縣區共成立了23支“三秋”應急服務隊,總人數421人,
收獲機械202臺,排灌機械301套。前期摸底登記履帶式玉米收獲機182臺,主要集中在濮陽縣。
三是強化技術服務。組織流動技術服務隊12個,深入家庭農場、農機合作社,指導機手對機具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檢修保養農機具5萬臺套,重點加強對新農機手的培訓,培訓機手3600人,切實提高農機手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
四是強化保障物資。全市共協調148個農機售后和維修網點,設立綜合農機維修站18個,專項維修點130個,備足備齊農機貨源、易損零配件,在“三包”服務的基礎上,開展上門修理、送修下鄉和預約維修服務。
五是強化農機技術推廣。印發了《濮陽市2022年農機深松整地工作實施方案》,其中明確農機部門面積確認、匯總、公示各環節的時限要求在30個工作日內,及時向財政部門移交兌付手續;印發了《關于開展農機深松整地補助工作“雙百行動”實施意見》,要求信息化監測應用率100%和使用資金當年撥付率100%。清豐縣、范縣、臺前已完成招投標,南樂縣已開標,濮陽縣待開標。
六是強化信息網格化管理。啟用“農機通”服務平臺,實時發布“三秋”生產和作業信息;建立農機手、跨區作業等微信群,為“三秋”農機化生產提供便民、利民、為民的信息傳遞平臺。
七是強化農機社會化服務。發揮農機合作社、“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功能,指導全市200家合作社同周邊村組簽訂作業協議,開展耕、種、管、收、運“一條龍”作業服務。引導合作社開展跨區作業,做到分布均衡,不斷提高合作社收益。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