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地方農機】 眼下正值馬鈴薯秋收時節,在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駕車鄉種植馬鈴薯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馬鈴薯
挖掘機大顯身手,地面鋪滿了金黃色的馬鈴薯,人們歡聲笑語中撿拾馬鈴薯分級包裝、拉運、稱重、裝車,滿載收獲的喜悅。
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糧食節約行動方案>的通知》精神,認真落實糧食機收減損有關工作,9月1日,會澤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局屬相關部門、農機專業合作社、馬鈴薯種植企業、種植大戶、農機大戶等160余人在駕車鄉鋼廠村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核心區舉辦機械化收獲減損檢測現場會,曲靖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化管理科負責人、曲靖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負責人及專業技術人員,各縣(市、區)農機相關負責人蒞臨指導馬鈴薯機收工作,并現場見證機收減損開展實效。
在機收現場,會澤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負責人根據《會澤縣馬鈴薯機收減損工作方案》技術規范,從收獲前準備、
收獲機的選配、挖掘鏟入土角度、挖掘機和
拖拉機掛接、檔位選擇、動力與挖掘機的轉速匹配、機具調試檢查、作業行走路線、作業速度、作業幅寬的選擇、挖掘深度調整、農機農藝融合作了詳細講解,引導每一位機手樹立“減損就是增產、減損就是增收”的意識,提高農機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牢記機收減損關鍵技術措施。
活動會現場,測量評審組走進地里,使用挖掘機分別抽取56.1平方米和53.46平方米的2個長方形收獲作業點。挖掘機在指定作業點,調節馬鈴薯收獲機的挖掘鏟入土角度、行走挖掘、轉彎調頭等環節一氣呵成,挖掘完畢,在現場參會人員的監督下,工作人員進入抽取的作業點撿拾馬鈴薯,撿拾完畢后,工作人員對作業點的漏薯進行了仔細的人工翻土尋找,緊接著專家組人員對機收減損相關數據進行了測算,撿拾明薯稱重,檢出傷薯、暗薯、漏薯分別稱重、檢查污染情況、測算畝產等數據。經測算,專家組參照《會澤縣馬鈴薯機收減損工作方案》,現場公布了此次馬鈴薯機收挖凈率 99.84% (滿足≥98%機收作業標準),明薯率 99.74%(滿足≥97%機收作業標準),傷薯率 0.157% (滿足≤3%作業標準),損失率 0.166%(滿足≤4%作業標準, 畝產達3503.82kg,收獲作業后無油料泄露造成糧食和土地污染情況,本次馬鈴薯機收減損作業質量達到《會澤縣馬鈴薯機收減損工作方案》的技術規范;根據檢測測算報告,曲靖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站長還對全程機械化生產與人工種植產量、成本、效益進行了對比,不同馬鈴薯收獲機具收獲質量、成本、效益進行對比。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會澤縣馬鈴薯機收減損工作方案》(試行),專家組指出,會澤縣敢于創新實踐,是全國第一個探索馬鈴薯機收減損的縣,把馬鈴薯減損工作放到糧食安全的大局中來考量,拿出了實招硬招,對推動解決馬鈴薯機收損失的基礎性、持久性問題取得了積極進展,必將帶動全市掀起了馬鈴薯機收減損熱潮。
今年會澤縣將以實施馬鈴薯機收減損工作為抓手,開展馬鈴薯機收減損技能人才隊伍的培養,完善《會澤縣馬鈴薯機收減損工作方案》,建立完善會澤縣馬鈴薯機收減損技術規范,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馬鈴薯收減損技術模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