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政策與標準】“十三五”時期,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圓滿完成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全區農機總動力達 3901 萬千瓦,比“十二五”期末增長2.58%,其中甘蔗
收獲機1605臺,比“十二五”期末增長17.44倍,實現歷史性突破。
全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 62.33%,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65.54%,位居我國西部地區前列,其中水稻、甘蔗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 81.24%、65.48%。“十三五”期間落實農機購置補貼17.18億元,補貼機具35.66萬臺套,受益農戶 28.14 萬戶,拉動社會投入52.83億元。
為促進全區農業機械更高質量發展,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印發《廣西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
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區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農業機械化步入全程全面高質量發展時期。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3960萬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7%,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丘陵山區縣(市、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5%,其中全區水稻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達到83%以上, 甘蔗
收獲機械化率超過30%;畜禽養殖、水產養殖、
農產品初加工農業機械化分別達到25%、15%、25%。全區農機作業條件顯著改善,農田宜機化改造面積達到1500萬畝以上。農機產業綜合實力達到全國中等水平。全區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農機協管員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農機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
展望2035年,自治區農業機械化取得決定性進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實現全過程機械化,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機械化水平大幅躍升,設施種植、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促進農產品增值能力顯著增強,“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全面應用于農業機械化管理、作業監測與服務,農業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全覆蓋,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全區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面臨著諸多挑戰。如:總體水平不高,追趕任務重;短板較多,補齊任務重;農機化基礎薄弱;農機化管理服務體制不健全等問題亟待突破。
該規劃將“加快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畜禽水產養殖機械化、補齊自治區特色作物農業生產機械化短板、打造區域性國際化農機產業集群、推進農機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推進數字農機建設、推進農機服務組織轉型升級、推進農機試驗鑒定強省建設、完善農機化管理服務體制”做為重點任務。
每項規劃的具體舉措請詳見后續報道。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