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地方農機】為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6月17日上午,在汝陽縣內埠鎮內埠村舉行
洛陽市2022年智能農機作業現場演示會,本次活動是洛陽市農業農村局、洛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汝陽縣人民政府主辦,洛陽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中國一拖等單位協辦。省農機農墾發展中心副主任蔣興寧 、省農業農村廳農機化處處長黃全意、省農業農村廳農機化處一級調研員李文學、省農業農村廳農機化處副處長魏濤、省農機農墾發展中心裝備處處長白云利、省植物保護檢疫站副站長、研究員張國彥、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處長一級調研員盧欽華、省工信廳信息化與軟件服務業處副處長楊軍偉、洛陽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劉軍學、汝陽縣政府縣長姬素娟、副縣長宋連波、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總經理王云飛、中國一拖和其他相關農機企業和農機合作社人員、科研單位代表10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洛陽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陳占奎主持會議,省農機農墾發展中心副主任蔣興寧宣布活動正式開始。
本次演示的農業機械就是
圍繞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最新研發的智能機械,目的是推廣第三代智能農機產品的應用。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作為智能農機的代表單位,在現場進行了氫燃料電動
拖拉機(ET504-H)掛4行
玉米播種機無人演示、輪邊電機電動拖拉機(ET1004-W)掛氣吸式精量免耕
播種機(大豆玉米復合播種3+2)作業演示、中國一拖集團東方紅-LF1104-C無人駕駛拖拉機配套氣吸式精量免耕播種機(大豆玉米復合播種3+2)作業演示。
精量播種機-復合種植的明星產品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相當長時期實現穩糧增豆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組織專家梳理農藝農機結合難點,創新中心自主研發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采用負壓吸附技術,實現精量播種,減少播種過程中的種子用量,降低成本。該車能匹配大功率拖拉機作業,能夠達到6~12行復合種植要求。
今年春季,該播種機在寧夏及洛陽地區進行了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實地測試,測試結果表明該機的播種均勻性良好,株距控制比較準確,平均株距與規定株距偏差小,下種量符合要求,能夠滿足當地套種農藝的需要,獲得了當地農業合作社的好評。
智能化農機-精準助力復合種植
大面積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機械化保障是關鍵,動力機械使用智能化農機,能夠不斷提高作業信息化、智能化、精準化程度。本次創新中心參加演示的氫燃料電動拖拉機(ET504-H)采用氫氣為能源,環保無污染;輪邊電機電動拖拉機(ET1004-W)為國內首臺大馬力輪邊驅動型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采用集成分布式控制,通過對前后橋輪距的調整,適應多種農作物的耕種管收需求;通過衛星定位跟蹤、遠程圖像監測、作業實時監控、電控提升控制,可以現實遙控駕駛和無人駕駛,保證智能拖拉機的高精高效作業。
本次現場演示活動在智能化農機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中的應用進行了良好的示范,扎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面完成目標任務,推動標準化生產落地,實現智能化農機精準作業,為發展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