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當前,山東省“三夏“工作已陸續展開。5月24日,山東省政府召開全省“三夏”農業生產視頻動員會議,要求全力以赴推進夏糧機收工作,強化供需對接、打通堵點卡點,不斷降低機收損失,高質高效完成夏收任務,努力實現“顆粒歸倉”。要搶抓農時壓茬推進夏種夏管,堅決完成夏玉米、夏大豆等夏播糧食面積任務,及時跟進落實田管措施,努力實現苗齊、苗全、苗壯,確保秋糧能有好收成、全年能有大豐收。
濱州加強農機保障備戰三夏
山東省濱州市三夏農機化生產即將拉開帷幕。全市農機主管部門早謀劃、早準備、早服務,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實做好四個方面工作,積極備戰三夏農機化生產。
保障機具供應。依托農機合作社,會同有關農機生產企業技術人員組織農機維修小分隊,提早做好機具檢修,共調試檢修各類機具1.2萬余臺套。收播期到來,已準備好出動農機維修流動服務車30余輛,深入鄉村農戶、田間地頭,開展巡回農機維修服務,指導幫助機手檢修、維護機械和提供配件供應,保證1.1萬余臺小麥聯合
收獲機、1.2萬余臺
玉米播種機的正常運轉。成立技術指導組,加強技術指導和實操培訓,開展玉米大豆帶狀復合
種植機具的適配改造和引進應用。引導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優先保障糧食生產所需機具,努力提高小麥聯合收獲機、糧食烘干機、玉米播種機的投放量,目前已落實4810萬元購置補貼資金,新補貼拖拉機359臺,聯合收割機584臺,無人植保機49臺。
加強機具調度。組織農機合作社到鄉鎮、到村對接冬小麥機具保障工作,建立工作臺賬,搶前做好機收準備工作;精心組織農機跨區作業,為參與跨區作業的1280臺機械發放路橋免費通行證,全市共設置跨區作業接待服務站21個,認真做好小麥跨區機收的接機派機引導、作業供需協調等工作,引導機車合理流動,努力做到成熟一畝收獲一畝,千方百計加快收獲進度。組織農機主管部門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要求,做好對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監督管理工作,規范跨區作業市場秩序,保證農機作業安全。
落實機收減損。積極組織農機、農藝專家一起研究制定三夏農作物種植模式和作業規范,開展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形成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的有效合力;推行“小麥機收-秸稈處理-玉米機播”一條龍作業模式,實現小麥機收與玉米機播壓茬進行;5月26日,組織收看全國谷物機收減損技術網絡培訓班,強化技術指導,按照小麥機收作業質量標準要求,引導農機合作社提升播種、收獲機械產品質量,提高減損降耗性能指標,聚焦聚力推進機收減損工作,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強化應急處置。一是要求各級農機主管部門要強化安全生產和“龍口奪糧”意識,建立完善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應急預案,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公布熱線電話,確保緊急情況一旦出現,第一時間就能得到有效應對和處置。二是依托農機合作社成立75個應急作業隊,覆蓋全市每個鄉鎮,組織調度210余臺履帶式小麥聯合收獲機、112臺糧食烘干機械和3.9萬余臺抗旱排澇機具,全力做好可能出現的陰雨天氣的夏糧干燥入庫工作。三是狠抓農機安全生產,加強與公安、交通等部門協調,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查處拖拉機無牌行駛、無證駕駛、違法載人等違法行為,維護作業秩序,保障機手的人身財產安全和車輛轉移通暢。四是加強督導檢查和作業情況調度,深入基層、農戶和作業現場,聽取意見建議,摸清真實情況,及時協調處理三夏農機化生產中出現的問題。
威海市農機發展中心多措并舉切實抓好“三夏”小麥機收準備工作
“三夏”生產時間緊,任務重,受疫情防控、天氣等諸方面不確定因素影響大,為進一步做好今年的三夏農機作業工作,確保夏糧安全,山東省威海市農機發展中心高度重視,周密安排,早動手、早部署,早落實,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抓好“三夏”農機生產各項準備工作。
一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今年“三夏”農業生產工作順利開展,市農機發展中心在年初就將“三夏”農機生產列為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進行部署。考慮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及天氣等諸多因素,依托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公安、交通運輸、商務、石油石化等部門,成立威海市“三夏”小麥機收工作專班,統籌開展機收形勢會商、組織作業供需對接,協調打通農機運轉作業堵點卡點、保障零配件和燃油供應、處置應急情況等工作。5月26號,印發了《關于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三夏”小麥機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區市要履行屬地責任,結合本地“三夏”農業生產實際,科學準確從嚴從實開展防控工作,推動農業生產各項工作落細落地,確保“三夏”小麥機收工作圓滿完成。
二是精心做好小麥聯合收割機等作業機械的檢修保養工作。疫情一結束,全市農機部門就以農機維修點為依托,組織維修技術力量,認真搞好“三夏”上陣機具檢修工作,備足備齊各類機具和零配件。全市共檢修各類機械58000臺(套),其中,檢修小麥聯合收獲機3712臺。為確保“三夏”期間能提供及時周到的維修服務,各市區農機部門在“文明農機維修點”的基礎上,已組建了63個“三夏”應急搶修小分隊,屆時將做到隨叫隨到隨修,確保作業機具始終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目前全市小麥聯合收割機等上陣作業機械的檢修保養工作已全部結束,各類配件供應充足。
三是強化部門配合,開設“三夏”農機作業綠色通道。加強與公安部門配合,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三夏”農機作業安全保障工作的緊急通知》,強化“三夏”期間配合協作,建立和完善聯合執法機制,加大“三夏”期間聯合執法頻次和覆蓋面,嚴厲打擊槍機截機、敲詐駕駛人等嚴重擾亂跨區作業秩序的行為,重點查處拖拉機無牌無證、違法載人、酒后駕駛、超載超速、報廢車非法拼裝投入作業等違法違規行為,共同維護好三夏機收作業市場秩序,保證麥收生產的順利開展。加強與交通運輸部門的協調合作,開辟跨區作業機械“綠色通道”,落實好跨區作業機械高速路免費政策,減少跨區作業機械轉移時間。加強與商務局、中石油、中石化的聯系,共同印發了《關于開展2022年“三夏”農業用油惠農保供活動的通知》,對“三夏”作業機械開設加油“綠色通道”,實行優先供油、優惠加油,確保作業機械用油供應,全市共設立“三夏”作業機械油料保供點26個。
四是扎實做好各種極端情況的應對。為提高“三夏”農機化生產組織管理工作的前瞻性預見性,妥善應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疫情防控形勢升級、農機轉運不暢、進地作業受阻、機具供需失衡、發生重大以上農機安全事故等突發情況,將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影響減到最小、損失程度降到最低,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下發了《威海市“三夏”農機作業應急處置預案》,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進行了安排部署。為應對小麥收獲后可能出現的連雨天氣,保證全市夏糧安全,市農機發展中心積極組織開展機收減損大宣傳、大培訓、大比武活動,努力把小麥機收平均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同時抓好晾曬、烘干,降低產后損失,全市共檢修小麥烘干裝備41臺、1795噸/批次。
棗莊:省廳赴棗莊督導“三夏“農機化生產
5月27日上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管理處處長王乃生一行三人到棗莊市督導三夏農機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
督導組先后到滕州市和嶧城區督導檢查農機合作社、農機跨區作業接待站、惠農保供加油站及疫情防控工作部署。
督導組要求,棗莊市三夏農機生產已經開始,要統籌做好三夏農機跨區作業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好農機生產技術指導和服務,協調農機生產供需對接,保障生產物資和農機用油供應,堅決打好三夏生產這一硬仗,全力保障小麥豐產豐收、秋糧適時播種。
濟寧:嘉祥縣三夏農機化生產準備就緒
為做好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農機服務中心提早安排,落實各項農機服務措施,對全縣的三夏農機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三夏農機化工作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全面負責三夏生產中的各項工作。提前制定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方案,并依托農機合作社成立小麥機收應急作業隊,確保陰雨及其他惡劣天氣一旦出現,上下聯動,及時有效處置。
精心做好機具保障。以農機維修點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為依托,成立農機維修服務隊,全面做好作業機具的維修、調試工作;發揮農機合作社主力軍作用,大力推行訂單作業;做好跨區作業的接機派機引導、作業供需協調等工作,科學調配機械,引導聯合收割機有序轉移。
開展農機技術培訓。采取“送教下鄉、以修代訓、修訓結合”等方式,以農機培訓中心、農機專業合作社為依托,舉辦各類農機專業技術培訓班。深入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宣教活動,組織人員深入到農機合作社和田間地頭,講解農機安全技術操作和維修知識,宣傳麥收防火常識。
大力推進技術指導。根據小麥最佳收獲期和玉米最佳播種期,積極推廣小麥聯合收獲、秸稈還田、土地深松、玉米直播等“一條龍”作業,規范實施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種肥同播、土地深松和病蟲草害防治等配套的農機化核心技術,確保小麥適時收獲、秸稈合理利用、玉米適期播種。大力推廣小麥秸稈切碎還田和秸稈收集打捆,鼓勵在小麥聯合收割機上加裝秸稈切碎還田裝置,引導農民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嚴禁秸稈焚燒現象的發生。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山東省農機化網、威海市農機發展中心、嘉祥縣農機服務中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