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市場行情】當前,全國油菜籽約有一半以上的面積靠機械收獲,其中約80%采用聯合機收方式,油菜機械化收獲具有省工,節本,高效等特點.但由于油菜子粒小,角果容易炸裂,收獲不當損失嚴重,導致高產不能豐收。大多使用
谷物聯合收割機兼收油菜,收獲損失率普遍較高。
近日,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發布關于油菜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加強作業質量標準宣貫和技術培訓指導,切實推進油菜機收提質減損工作,力爭“顆粒歸倉”,為完成全年大豆油料擴種任務提供機械化支撐。
【詳情】 當前 ,亟待專用油菜
收獲機產品熟化并推向市場,助力解決油菜收獲面臨人工貴、作業累、環境差等難題,推動補齊油菜機收短板,為油料作物生產提質增效提供有力支撐。
油菜機收損失率控制在8%以內
5月16日—18日,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聯合湖北省農業機械鑒定站、湖北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對部分農機企業推出的三款履帶自走式全喂入專用油菜籽聯合收獲機進行了田間生產實測。據悉,參加此次測評的機具為3款主流的油菜籽專用聯合收獲機,包括濰柴雷沃4LZY-5GA型、江蘇沃得4LZY-5.0Z型、星光農機4LZY-4.0Z型,均為4~5公斤喂入量的履帶自走全喂入式油菜籽聯合收獲機型。
測評結果顯示,這三款專用型油菜籽聯合收獲機作業性能達到行業標準,總損失率均在8%以內,比人工收獲低4個百分點以上,明顯優于兼用型收獲機;作業效率達到6—7畝/小時,是人工收獲的50倍;綜合作業成本約30元/畝,僅為人工作業的1/10,是較為經濟的低損高效油菜收獲機具裝備。
通過此次綜合測評,加強了農機鑒定檢測、技術推廣、科研制造人員田間試驗和機收減損技術交流培訓,展現了我國油菜籽專用聯合收獲機技術水平,反映了油菜生產對低損、高效、經濟的油菜
收獲機械裝備的需求,推動了企業技術進步。
近年來,除了推廣油菜機收減損技術之外,把油菜秸稈直接機械化粉碎還田這一技術推廣也取得了進展。這一技術不僅提高了土壤肥力,還杜絕了秸稈焚燒帶來的危害。對種植大戶們來說,油菜機收省工、省力、高效、增收,對油菜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機械化收割+秸稈粉碎還田助高產
近日,為確保油菜顆粒歸倉,安徽省蕪湖市“三農”服務團農機專家組將“機械強農油菜機械化收獲暨秸稈還田現場觀摩會”開到了田間地頭,就油菜機收的技術要領以及如何減損等問題為種植大戶進行了技術指導服務。
六郎鎮采取“油菜+水稻”的輪作模式,鼓勵農戶利用冬閑田擴大油菜種植面積,選用優質油菜品種,集成推廣高產栽培技術,實現油菜增產增收,促進了全鎮糧油產業的綠色健康發展。
近年來,灣沚區通過示范帶動、政策補獎等方式大力推行機械化收割油菜并實現秸稈粉碎還田,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和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綜合效益,為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振興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前,低損、高效、經濟的油菜收獲機械裝備的需求將獲大幅增長,同時也將推動企業相關技術的創新進步,為我國油料作物高產優收保駕護航。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湖北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蕪湖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化管理司。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