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地方農機】 近日,由省農科院主持的浙江省農業“雙強”重點突破試點項目——“上虞區雜交稻精量機
插秧機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研究與應浙江用”正式簽約,是浙江省農科院助力全省農業“雙強”行動、服務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重要舉措,標志著我院農業裝備研究邁向了新征程。
| 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勞紅武,上虞區委副書記、區長金進富出席簽約儀式
該項目充分發揮多跨協同,上虞區政府作為承擔方,省農科院作為技術牽頭單位,組織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小精農機制造有限公司、杭州賽得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等建成“政府+科研院所+企業”協同攻關團隊,共同開展宜機化雜交稻品種優選、攻關雙季雜交稻育秧播種流水線、缽苗機插秧等技術與裝備,并形成雜交稻機械化機插秧與社會化服務體系,以點帶面全力提升水稻全程機械化水平。
自2021年8月始,浙江省全面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雙強行動”,把提高糧食生產效益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內容,并提出了至2025年,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1%以上的目標。
| 上:雜交稻智能精量播種流水線;下:雜交稻缽苗機插
移栽機構
上虞區是我省“產糧大縣”,全區水稻種植面積和糧食總產量連續多年居全省90縣(市、區)之首,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2020年為88.7%,但雜交稻的育秧與栽植環節機械化程度極低,成為水稻全程機械化的主要短板。
| 精量機插缽苗與普通毯苗對比
| 精量缽苗種植照片
該項目的實施將實現缽苗盤智能播種線、輕簡化普通軟盤高效缽苗插秧機制造規模化產業化,缽苗播種效率為500盤/小時以上,缽苗插秧效率為5畝/小時以上,技術達到全國領先;將建成標準化育秧中心及雜交稻機插示范基地,輻射上虞全區,全面提升上虞區雜交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
| 雜交稻精量機插缽苗
項目目前已進行了基地選址與勘探,完成了育秧中心、雜交稻育秧播種流水線及缽苗插秧機的總體方案設計,并制定了攻關計劃。
接下來,省農科院將充分發揮農業綜合專業優勢,立足自主創新,強化協同攻關,全力推進項目實施,為推進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農業機械化發展貢獻農科力量。
供稿 | 農業裝備研究所
編輯 | 陳路漫、王夏君
責編 | 江英華
審核 | 胡高潔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