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當前,保障糧食安全越來越重要。在收獲環節,抓好機收減損工作,就是增加糧食產量。去年以來,相關部門強化“減損就是增產”意識,在全面調查機收損失原因、精準制定減損方案措施基礎上,從確保機具和機手處于良好狀態這兩個關鍵發力,廣泛組織開展機收減損大宣傳、大培訓、大比武等系列活動,推動主要糧食作物機收減損取得明顯成效。根據各省實地抽測結果估算,全國主要農時糧食機收環節損失率平均降低1個百分點,減少糧食機收環節損失約100億斤。
除主要糧食外,油料作物作為重要
農產品,推進機收減損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近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安徽省油菜機收減損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出將油菜機收減損工作擺在農機化生產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堅持問題導向,壓實工作責任,落實服務措施,努力減少機收環節損失,進一步提升安徽省油料作物產能。
《方案》明確,2022 年油菜機收水平達到 68%,力爭油菜籽聯合收割作業總損失率≤8%,分段收獲作業總損失率≤6.5%,為保障油料安全生產提供有力支撐。
《方案》提出了主要工作措施, 深入開展現狀調查、切實做好機具保障、加強技術培訓指導、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及時抓好效果評估。油菜主產市、縣要通過問卷調查、召開座談等方式,加強油菜機收損失情況調查,聽取有關專家和農機服務組織、農機手、種植大戶意見,摸清本地油菜機收損失實際情況。組織開展研討會,分析討論影響油菜機收損失的主客觀因素,積極研究探索切實管用的機收減損具體措施。組織人員深入農機合作社等服務組織,指導做好油菜
收獲機具的調試、檢修工作,確保適用機具性能良好和安全作業。鼓勵農機服務組織、農機戶淘汰落后機具,不斷提高先進適用油菜
收獲機械作業比例。引導農機產銷企業改進售后服務,深入油菜機收田間地頭加強技術指導,督促精準作業、精細作業。開展形式多樣的油菜機收技術培訓指導,加強油菜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見附件)和油菜機收作業質量標準的宣貫,不斷提高機手操作技能。引導農機服務組織與農戶簽訂機收作業合同,明確作業質量要求,準確把握適時收獲“窗口期”進行作業。加強機收作業巡回服務,引導農戶因地制宜選擇分段或聯合機收。充分發揮宣傳媒體平臺作用,加大宣傳力度,切實增強“減損就是增產”意識。油菜種植面積 10 萬畝以上的縣(市、區)應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和確保安全生產前提下,按照自愿報名、就地就近、自備機具、自定地塊的原則,積極組織開展油菜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營造機手、群眾和社會關注支持機收減損的濃厚氛圍。省廳擬于 5 月上中旬擇機舉辦全省油菜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收獲完成后,各地要結合大比武活動和油菜機收損失抽測情況,及時分析轄區機收損失真實情況,總結經驗做法和不足,客觀評估油菜機收減損工作成果。
《油菜機收減損簡明要點》及《油菜籽聯合收獲機收獲損失率簡易測定方法》見附件。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