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一周看點】 近日,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發布通知,鑒于全國疫情多點散發的復雜形勢仍未得到全面好轉,為積極配合國家和駐馬店市的防疫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廣大展會參與者的健康與安全,經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研究,決定停辦原延期至2022 年 4 月 25 日至 27 日在河南省駐馬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 2022 全國農業機械展覽會。
一拖股份董事會、監事會換屆及經營班子聘任工作順利完成
4月13日,一拖股份召開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劉繼國、張治宇、方憲法、馬智慧、薛立品、王書茂、徐立友為一拖股份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選舉楊郁、谷愛琴、肖斌為一拖股份第九屆監事會非職工監事。
在之前召開的職代會民主管理聯席會上,李鵬、楊昆被選舉為一拖股份第九屆監事會職工監事。
在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第九屆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后,一拖股份召開了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劉繼國為董事長,并成立了第九屆董事會戰略、投資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薪酬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審核委員會四個專門委員會。同時會議聘任劉繼國為一拖股份總經理;蘇文生、于麗娜、薛文璞、魏濤、楊廣軍為一拖股份副總經理,蘇曄為一拖股份財務總監,于麗娜兼任一拖股份董事會秘書(公司秘書)。
農業農村部全面啟動實施“耕耘者”振興計劃
日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耕耘者”振興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2022年起在全國啟動實施“耕耘者”振興計劃。根據2021年農業農村部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簽署的“耕耘者”振興計劃戰略合作協議,由騰訊公司出資5億元,面向鄉村治理骨干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開展免費培訓,計劃在2022年至2024年,線上培訓100萬人、線下培訓10萬人。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召開油菜機收減損工作座談會
為貫徹落實全國擴種大豆油料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采取過硬措施提高油菜機械化水平,
提升機收作業質量,努力減少收獲損失。4月7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召開油菜機收減損工作座談會。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管理處,安徽省農技總站、安徽省農機鑒定站、安徽省農機監理總站、安徽省農機推廣總站負責同志及相關專家參加座談會。
與會同志認真學習了全國擴種大豆油料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結合安徽省油菜生產實際開展了座談。
大家認為,安徽省是全國油菜種植大省,近年來雖然油菜比較效益有所降低,種植面積有所下滑,但常年種植面積依然保持在近550萬畝左右,不論是種植面積、總產還是單產均在全國靠前,穩步恢復油菜生產對我省擴油工作意義重大。同時,安徽省油菜生產也面臨諸多困境:一是農機農藝融合不夠緊密,缺少適合機械化收獲栽培品種;二是關鍵環節農機化應用水平不高,如栽植環節至今沒有特別適合我省生產需求的油菜精量
播種機具,收獲環節,油菜聯合收獲專用
收割機少,改造后的聯合收割機又由于多因素疊加,機收損失率不太理想;三是各級政府對油菜生產扶持政策有待進一步加強。
3月份AMI指數62.6% 一季度以較高景氣度收官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發布的2022年3月份中國農機市場景氣指數(AMI)為62.6%,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9.4個百分點。從環比看,6個一級指數中庫存指數、人氣指數和經理人信心指數呈現下降趨勢,銷售能力指數、效益指數、農機補貼指數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經理人信心指數降幅最大,為9.1個百分點。從同比看,6個一級指數全部呈現下降趨勢,其中效益指數降幅最大,為17.3個百分點。3月份,6個一級指數全部位于景氣區間。
特約分析師張華光認為:正如我們上月所料,3月份AMI依然保持較高的景氣度,一季度以較高的景氣度收官。六個一級指數環比、同比雖升降有別,但均停留在景氣區間;所監測的5個二級指數、11個一級指數與之相同,也均處于景氣區間,彰顯出3月份農機市場旺季特征。
新形勢下上下齊力、多措并舉保春耕保障糧食安全
當前,國際形勢多變,全球糧食危機加劇。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和農業大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
首先我國的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自信。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稻谷和小麥(口糧)產量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28%和17.6%,可保證絕對安全。2021年我國糧食總產量13657億斤,比2020年增產267億斤,糧食生產喜獲“十八連豐”,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連續多年高于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口糧自給率達到100%。
雖然我國糧食儲備量是充足的,但結構性短缺是我國糧食安全目前的重要問題,如大豆對外依賴性較高等(關于這點,下期將進行討論)。雖然儲備量有保證,但糧食生產仍然是每年的大事。當前正值春耕,要實現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目標,打好春耕這一仗十分重要。目前,在全國疫情仍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央和地方采取各種保障措施為春耕“保駕護航”,全力奪取夏糧豐收。
農業農村部召開部領導專題會強調 積極應對疫情影響維護農業生產流通秩序 全力抓好春耕生產和“菜籃子”產品供應4月12日,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主持召開部領導專題會,分析研判疫情對春耕生產和“菜籃子”產品供給影響,研究提出應對措施,部署安排有關工作。會議強調,要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想方設法打通農民下田、農資到村等堵點卡點,推動春管春播有序開展,加強“菜籃子”產品生產供給,組織做好疫情嚴重地區鮮活農產品保供工作,確保市場供應穩定。
會議指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積極應對近期疫情影響,扎實推進春耕春管,冬小麥弱苗轉化升級好于預期,一二類苗比例已基本與常年持平,春播進度同比略快;多措并舉保障農資供應,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已基本下擺到店;蔬菜在田面積增加,4月上旬產量1930萬噸,可保障每人每天2.7斤菜,一季度肉蛋奶產量同比均有所增長,保障供應有堅實基礎,可以滿足消費需求。
農業農村部通報2022年3月份全國農機事故情況
2022年3月,報告在國家等級公路以外的農機事故6起,死亡1人,受傷5人,直接經濟損失26.1萬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下降了50%和75%,受傷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比上升了66.7和48.6%。
其中:拖拉機事故4起,受傷4人,直接經濟損失25.7萬元,分別占事故起數、受傷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66.7%、80%和98.5%。其他農業機械事故2起,死亡1人,受傷1人,直接經濟損失0.4萬元。分別占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33.3%、100%、20%和1.5%。未發生聯合收割機事故。
疫情對農機運輸量影響的調研報告
自3月中旬以來,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均在加強,對貨運物流管理也在強化,也帶來了農機物流運輸的速度下降,物流周期延長,物流成本上升等問題。部分地區由于疫情嚴重,甚至出現農機運輸暫時無法到達的現象。所有這些給農機生產企業、農機戶以及春耕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為此,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專門就農機運輸問題面向全行業進行了問卷調查,174家農機企業參與了調研。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