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科技創新】甘薯(又名紅薯、紅苕)營養豐富、用途廣泛,是重要的糧食、飼料、工業原料及新型能源用原料,是世界糧食生產的底線作物,亦是優質抗癌保健食品,也是欠發達地區主要創收作物之一。我國甘薯種植面積全球第一,常年種植約5000萬畝,在我國糧食生產中居第五位,總產量約8000萬噸。隨著甘薯的營養和保健價值逐漸被公眾認可,我國鮮食型甘薯消費比例逐年提高,現已超過全國種植面積的30%,但市場上用于鮮食型甘薯生產的作業質量優、集成度高的聯合收獲裝備卻是空白。
近年,市場上研發的一些薯類聯合收獲設備大多適用于淀粉用甘薯或加工用甘薯的收獲,收獲表皮破損嚴重、損傷多和含雜率高等問題還較為突出,不能直接用于鮮食甘薯收獲。
為了解決國內鮮食型甘薯高效聯合收獲技術及裝備短缺、收獲輔助用工多、破損多、含雜高等難題,在國家現代農業甘薯產業技術體系、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支持下,我所與合作企業禹城亞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聯合攻關,以前期研發的薯類收獲共性關鍵技術為基礎,以優質、高效、低損、多功用為主控目標,重點研究攻克全液壓可調軌距底盤、低功耗挖掘、適量薯土共存柔性低損輸送、薯土分離、多通道選別集薯、智能化自適應調控等關鍵技術,成功創制出自走式鮮食型多功能甘薯聯合
收獲機。該裝備可一次完成鮮食型甘薯的挖掘、輸送、分離、清雜、裝送筐、集薯(筐或袋)等收獲作業,該機配套動力80馬力,挖掘深度可達30cm,挖掘幅寬100cm。
2022年2~3月該機在海南省開展了鮮食型甘薯田間收獲試驗示范和性能考核,受到當地種植大戶和相關部門的高度贊評。試驗結果表明,該裝備作業順暢可靠,損傷率、損失率、漏收率、含雜率等作業指標良好。該裝備可針對不同地塊工況條件,根據土雜分離效果,采用選薯或撿雜等不同方式滿足鮮食型甘薯收獲低含雜、低損傷的需求,嚴格保障薯塊外觀商品性。該機通過調整主要作業部件與組配參數,亦可用于收獲菜用型馬鈴薯。
自走式鮮食型多功能甘薯聯合收獲機研發成功,將緩解了鮮食型甘薯生產急需,具有良好的產業化前景,下一步將繼續完善產品的結構和工藝設計,盡快形成批量生產,為穩定薯類產業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效裝備支撐。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