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市場行情】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高度關注疫情期間春耕生產中農機流通與服務保障問題,為更加詳細了解相關情況,于4月2日向全行業開展調研,中間間隔清明假期,截至4月6日16時,共計回收問卷215份。具體調研報告如下:
調研問題一:農機運輸、上路、服務車等流通方面的政策支持
調研問題二:人員管控方面(主要涉及本地情況,和向外地運輸農機時的人員管控情況,請單選最突出,最普遍的選項。)
調研問題三:運輸能力保障方面(在農機運輸能力保障方面,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單選最突出、最普遍的選項)
調研問題四:運輸延時時間
調研問題五:運輸成本增加
調研問題六:農機與零部件供應保障方面(農機與零部件供應保障方面,根據單位的實際生產與經營情況,單選選項)
調研問題七:農機培訓、保養與維修方面(農機培訓、保養與維修方面,請單選最突出,最普遍的選項。)
調研問題八:其他意見和建議(可直接文字描述)
反映意見和建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農業生產相關通行證有,但難以辦理,或者辦理路徑不清晰。
2、部分封控區域一刀切現象存在,無法服務春耕生產。
3、車輛和駕駛員核酸超期、就地隔離等問題,造成運輸延時,出現運力緊張和成本增加。
4、部分封控區域農機企業停產停業,生產和流通無法保障。
5、農機線下服務具有現實需要,部分封控區域的農機維保和配件供應存在困難。
綜合調研表填報情況,本次調研反應如下情況:
1、本次調研時間緊,又恰逢清明假期,樣本量相對較少,但基本能夠反映行業困難與訴求。本次調研從填報區域來看,東北、華北、華東地區填報積極,調研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述地區的部分實際情況。
2、農業農村部關于春耕生產的相關政策在地方上得到落實,但由于疫情防控壓力大,部分地區在政策專班保障、執行渠道、執行人員上不夠明晰,農機行業在辦理相關手續方面存在信息不對稱或手續繁瑣的情況。
3、在調研范圍內,農機運輸延時比例為83%,延時超過9天比例為24.2%,延時情況比較普遍,對春耕生產的農機保障帶來隱患。
4、在調研范圍內,農機運輸成本增加的企業比例在84.2%,成本增加30%以內的企業最多,占比為43.6%,農機企業存在現實經營困難。
5、在調研范圍內,正常生產和經營的農機制造與流通企業開工率合計21.8%,處于較低水平值得重視。
6、在調研范圍內,農機培訓、保養與維修方面的服務正常開展的合計37.6%,可以通過線上開展的為23%,合計60.6%。但需要80%以上服務線下開展,而無法正常開展的比例占到21.2%,值得關注。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計劃下一步工作:
1、向上級單位提交調研報告。
2、建議明確相關部門將農機生產、流通和服務納入春耕備耕生產的特殊運輸通道范疇,并與地方疫情防控工作領導機制協調建立綠色申辦渠道和配套政策,通過農業農村部進行全國公示告知,實現快速辦理異地通行車輛和人員的通行證,落實封控工作人員通曉政策,避免車輛、駕駛員和服務人員的滯留。
3、協調相關組織,安排全國在疫情期間有正常運輸能力的物流企業,增加運力支援農機運輸,降低農機企業經營成本,保障春耕生產。
4、我會將在全行業發起倡議,從事農機和零部件運輸的物流企業和人員,開展農機維保服務和培訓的工作人員,嚴格遵守相關防疫政策,采取封閉作業,減少社會交集,保存運力和服務能力。
5、我會各部門將充分發揮崗位職能,加大線上推廣服務力度,幫助困難企業開展資源對接服務,逐步復工復產,保障春耕生產。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