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工廠化育秧可有效解決傳統水稻育秧存在的出苗時間長、產量不穩定等問題,尤其是3月份早稻播種的時節,雨水比較多,秧苗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爛種爛秧。此外,還可以提高出苗率,優化制種播種效率,保證秧苗質量,為種植戶“雙搶”贏得寶貴時間,助力糧食安全。
2021年,湖南寧鄉市已有82.8%以上的農田實現綜合機械化生產。今年寧鄉將新(擴)建10個標準化集中育秧基地,確保實現早稻集中育秧面積37.6萬畝,完成早稻播種面積53.53萬畝。同時,推進百萬畝優質高效糧食生產示范項目,全力打造10個萬畝糧食生產示范片,力爭高檔優質稻種植面積34萬畝以上,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4%。
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通過運用現代化育秧工廠,使用全自動化循環運動式育苗新模式,對秧苗進行集約化育秧,有效提高了秧苗質量和水稻種植效率,讓現代科技助力早稻生產跑出“加速度”,為今年的春耕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湖南新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占地20000平米的育秧工廠是目前華容縣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集中育秧示范基地。一條流水線1個小時就可以制作好1000盤秧苗,滿足30畝田的需求量,與傳統的人工育秧相比,“工廠化”育秧秧苗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強,生長快,移栽時間上比傳統人工育秧能提前2-3天,移栽后秧苗返青快,每畝稻田增產110斤以上,預計每畝增加農民收入150元以上。據了解,去年,湖南新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已累計服務當地200多戶種糧大戶,服務總面積達8萬畝,今年有望突破10萬畝。
3月20日,湖南省岳陽市屈原管理區營田鎮義南村鴻運種植合作社32畝工廠化智能育秧大棚內一片忙碌。據了解,鴻運種植合作社工廠化智能育秧大棚于3月14開始育秧,分5個批次進行,目前進行到了第3批次,預計到4月6日可以完成育秧開始機插。
3月29日,在
湖南省瀏陽市龍伏鎮鼎鈞種養專業合作聯合社的水田里,幾臺
插秧機、
拋秧機來回穿梭,插下了今年的第一批秧苗。據悉,今年省財政落實惠農政策,支持發展早稻集中育秧1350萬畝,穩定傳統雙季稻優勢區的早稻播種面積,為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打牢基礎。瀏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瀏陽今年糧食生產任務面積穩定在121.6萬畝以上,早稻播種面積30萬畝以上,早稻集中育秧面積達20.6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目標55.6萬噸以上。
連日來,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各地陸續開啟早稻集中育秧模式。為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道縣著力推行工廠化集中育秧,帶動全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提升,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發展。據悉,道縣正禾農場共建立4個專業化育秧大棚,集機械化、標準化、自控化為一體,通過機械化水稻育秧播種流水線,在育秧盤內一次性完成鋪土、灑水、播種、覆土等工序,1小時可育700盤秧,每40盤可插一畝田。道縣2022年早稻集中育秧任務面積24.4萬畝,全縣共有13個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服務中心,組建了8支農技服務隊,可為全縣種糧大戶和村組、小散戶提供近6萬畝的專業化育供秧服務。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三湘都市報、岳陽日報、湖南日報、道縣融媒。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