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目前我國三大主糧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總體較高,但水稻種植環節機械化水平相對較低,尤其南方稻區水稻機械化種植仍是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短板,正處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扎實做好南方水稻機械化種植推進工作的通知》,決定組織開展南方稻區水稻機種推進行動。
《通知》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立足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目標任務,突出機械化移栽方式,多措并舉加快補齊機種短板,為水稻穩產增產提供機械化支撐。當前正值春耕備耕時節,各地也紛紛舉辦水稻機械化種植現場演示會、培訓會等推廣活動,積極推進當地水稻
種植機化水平。
湖南常德召開水稻機插機拋現場演示暨農機維修保養服務體系建設現場會
常德是糧食生產大市和農機保有量大市。近年來,該市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較快,水稻機耕、機收率在98%以上,但機械化栽植水平較低,拉低了水稻綜合機械化水平。同時農機維修因依托農機經銷商的“三包”人員開展服務,經銷商駐點主要集中在市區,存在時間長、效率低、費用貴等問題。
3月19日,湖南省常德市水稻機插機拋現場演示暨農機維修保養服務體系建設現場會在澧縣召開。湖南省農機事務中心主任龔昕、常德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龔德漢等參加觀摩。
本次活動由市農機事務中心主辦,澧縣農機事務中心承辦,旨在貫徹落實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提早部署常德早稻春耕生產,有效提升水稻機械化栽植水平,積極推進農機維修保養服務體系建設。
今年全市計劃落實糧食生產任務882.4萬畝,其中早稻270萬畝,全面推廣水稻機插機拋是保證糧食“兩穩”的重要途徑。會議明確,全市各地要加大糧食生產投入,全面落實育秧成本補助、農機購置補貼、“早專晚優”種子補貼等糧食生產政策舉措,確保常德市今年機插機拋率再提升5個百分點。同時,市縣農業農機部門將從支持適合的經營主體、鼓勵多元的發展模式、搭建全程的服務平臺三個方面積極推進,建立起覆蓋全市的農機維修保養服務體系,為服務糧食生產大局、加快全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揮支撐作用。
湖南雙峰縣舉辦2022年水稻機插(拋)秧培訓
為了有效推進全縣水稻機插機拋秧試點項目的順利實施,提高從業人員素質,補齊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短板,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3月14日,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農機事務中心舉辦2022年水稻機插(拋)秧培訓,此次培訓邀請了浙江星月集團星萊和農業裝備有限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和湖南農業大學李元偉博士來授課,全縣水稻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等負責人和部分農機手代表參加。
本次培訓采取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技術人員分別就水稻集中育秧技術、
插秧機維護使用進行培訓、有序
拋秧機育秧及機器操作進行了詳細講解,并現場對學員提出的問題進行了釋疑解惑。集中培訓后,縣農機事務中心還將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分組到各個鄉鎮(街道)進行實操指導和春耕生產服務。
通過培訓,參訓的學員們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現代育秧技術和有序拋秧機、插秧機的操作、維護、保養維修技術,有效促進了水稻機插(拋)秧技術的推廣,為提升全縣農業機械化水平,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科技支撐。
湖南衡東召開水稻機插機拋工作推進會
3月16日上午,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2022年水稻機插機拋工作推進會召開。縣農機事務中心班子成員及相關股室負責人、各鄉鎮相關農機合作社負責人、種糧大戶等參加會議,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曉春到會指導。
會上,縣農機事務中心負責人何勝兵就《2022年衡東縣水稻機插秧和有序機拋秧作業服務實施方案》進行了解讀,著重從目標任務、實施內容、進度安排、保障措施、資金監管等方面對機插機拋項目進行了安排部署。
縣農業農村副局長趙曉春強調了幾點要求,一是要精準謀劃,高質量完成全年任務,二是要精誠合作,發揮好社會化服務模式。三是要加強監管,嚴禁弄虛作假,實行“零容忍”。
會后,針對機具“三包”服務問題,相關插(拋)秧機廠家與各作業服務主體進行對接,為項目實施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四川達州大力推廣麻育秧膜水稻機插育秧新技術
麻育秧膜水稻機插育秧新技術是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的專利技術。適用于水稻機插育秧,采用該項專利技術育出的秧苗根系發達、活力強,盤根牢固不散盤;起秧、運秧、裝秧和機插效率大幅提高,而且漏插少不用補苗;秧苗插入大田后,返青快、分蘗早,可提高水稻單產量。同時,因麻育秧膜在田里可降解為有機質,還起到了培肥地力的作用。
四川省達州市農業農村局大力推廣麻育秧膜水稻機插育秧新技術,全力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提質擴面。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市成立了麻育秧膜水稻機插育秧市級技術攻關小組,各縣(市、區)成立了技術推廣小組,全力保障麻育秧膜水稻機插育秧新技術的對比試驗和示范推廣工作取得實效。
二是明確目標任務。市農業農村局下發了《關于下達麻育秧膜水稻機插育秧技術示范攻關任務的通知》,制定印發了《達州市機插秧麻育秧膜應用比較試驗實施方案》。在開江、渠縣、宣漢、達州東部經開區等地建立4個麻育秧膜應用比較試驗區,共建立了17個200畝以上的驗證麻育秧膜水稻機插育秧技術推廣示范片。
三是舉辦技術培訓。3月9日,市局組織召開了技術培訓會,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譚志堅博士、易永健副研究員圍繞麻育秧膜水稻機插育秧技術分別作了授課,來自4個麻育秧膜應用比較試驗區的水稻種植大戶及農機專合社負責人50參加了培訓。
四是狠抓物資保障。市局使用市級財政資金統一購買的3萬畝稻田機插育秧麻育秧膜已分發到各縣(市、區),現已育秧500余畝,可供水稻機插40000余畝。同時各縣指派專人負責該項技術的試驗示范的指導和跟蹤分析。
貴州思南全力落實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工作
根據《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下達2022年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任務的通知》和《銅仁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做好2022年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為保質保量完成1萬畝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面積。3月14日至15日,貴州省思南縣縣委副書記唐虹、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桂鳳率縣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等部門深入全縣水稻種植區域中心落實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工作。
每到一處,工作組現場了解當地水稻生產情況,實地查看土地集中連片、種植區水源等自然資源情況,并現場收集專業合作組織對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意見,通過組織召開群眾會的形式宣傳項目實施相關政策和了解老百姓思想意愿,全面做實、做細前期摸底準備工作,確保1萬畝水稻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順利實施。
通過工作的開展,確定在塘頭、許家壩、張家寨、大壩場四個水稻生產大鎮建設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分別由縣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領辦4個項目示范區。目前,項目示范區種植面積已全面落實,并于17日在思南縣農機中心召開了項目實施主體座談會,就前期育秧準備工作進行了安排布署,目前該項目已全面啟動并有序推開。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湖南省農機事務中心、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農機事務中心、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農機化處、貴州省思南縣農機中心綜合股。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