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2月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作為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是重中之重。2022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農機行業乃至全社會關注的重中之重。筆者整理了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涉及到農機裝備的內容,來看看今年的行業發展重點都有哪些。
文件明確提出,提升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全面梳理短板弱項,加強農機裝備工程化協同攻關,加快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和設施園藝小型機械、高端智能機械研發制造并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予以長期穩定支持。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優化補貼兌付方式。完善農機性能評價機制,推進補貼機具有進有出、優機優補,重點支持糧食烘干、履帶式作業、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油菜籽收獲等農機,推廣大型復合智能農機。推動新生產農機排放標準升級。開展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
相比去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農機裝備“提高農機裝備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加大購置補貼力度,開展農機作業補貼”的內容,今年的農機方面更加全面、豐富、細化,表明國家對農機領域更加重視。除高端智能、丘陵山區農機裝備外,今年還增加了大馬力機械、設施園藝小型機械等內容。
而關于農機補貼,“重點支持糧食烘干、履帶式作業、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油菜籽收獲等農機,推廣大型復合智能農機”是值得行業關注的重點內容。筆者認為,油料作物尤其是玉米大豆是今年的種植重點,年初農業農村部便出臺各項文件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并加快了相關機具的鑒定和推廣應用,各地的補貼也在向復合種植配套農機裝備傾斜,迅速遴選并公布了一批大豆玉米帶狀復合
種植機具名單(
點擊此處查看各省產品名單)。可見大豆玉米機械是今年農機市場的“寵兒”。
此外,對于履帶式農機裝備,鑒于去年部分北方省份受暴雨洪澇影響秋收困難,對
履帶式收割機需求猛增,因此今年“三夏”、“三秋”期間應提早重視洪澇災害影響,備好相關履帶式農機裝備。
文件中還提到“推動新生產農機排放標準升級”,指的是農機國四排放標準升級,今年12月起,
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將實施國四排放標準。早在2020年12月,國家生態環境部就正式批準發布《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要求(發布稿)》。該標準指出:自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和銷售的560 kW以下(含560 kW)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應符合本標準要求。此標準適用于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包括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林業機械、機場地勤設備等。
新標準實施后,不僅有利于農機污染防治,對農機產業升級也起到推動作用,雖然國四標準加大了企業壓力,但也將倒逼企業提升研發和生產能力,從而實現轉型升級,把握市場新機遇。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