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力指導“三農”各項政策落地實施,近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河北省2022年省級財政提前下達農業轉移支付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2022年河北省省級財政農業轉移支付項目資金已于2021年底提前下達。
省級財政提前下達農業轉移支付項目資金包括八個專項,資金共計455115萬元,具體分別是省級農業生產發展資金111135萬元(冀財農〔2021〕167號)、
農產品質量安全及疫病防治資金23485萬元(冀財農〔2021〕159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及推廣專項資金(旱作雨養種植試點項目)25000萬元(冀財農〔2021〕147號)、農田建設專項資金91800萬元(冀財農〔2021〕145、148、149號)、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農村新能源開發利用)6300萬元(冀財農〔2021〕156號)、鄉村振興專項資金189220萬元(冀財農〔2021〕163、166號)、脫貧縣“三員”生活補助5200萬元(冀財農〔2021〕155號)及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帶動專項資金2975萬元(冀財農〔2021〕146號)。中央一般轉移支付資金,此次提前下達成品油價格調整對漁業補助專項(2021年度)資金36886萬元(冀財農〔2021〕141號)。以上九個專項資金總計492001萬元。
《實施方案》指出,重點支持農業生產發展、產業融合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能力提升、動物疫病防治、漁業高質量發展、種業振興、農業節水、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等方面,為加快實現河北省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共同富裕提供堅強支撐。
重點任務方面,《實施方案》明確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扎實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動物疫病防治,深入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堅決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糧食“壓艙石”。一是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建成用好高標準農田,支持農機深松及全程機械化示范,推進農業種業工程建設,支持農業科技能力創新,嚴格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二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政策引導,調整優化農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和布局結構,統籌支持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提升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基礎設施能力,強化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智慧農業、品牌農業提升河北省農產品附加值。三是全面落實以綠色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切實保護農業資源。大力推進節水農業建設,繼續推廣旱作雨養和滴灌、淺埋滴灌等高效節水灌。加強耕地質量監測和保護利用,堅持漁業資源養護,強化農業生態環境治理,持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深入實施農村新能源建設,繼續試點開展農藥減量增效、地膜廢棄物回收利用,加快形成農業綠色生產發展格局。
在推進鄉村振興方面,一是緊緊圍繞發展現代化農業,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發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優勢,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強化品牌科技賦能,奮力實現農業產業興旺;二是充分發揮農民作為農業農村發展主體作用,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落實完善各項補貼政策,完善產業鏈條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三是堅持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區創建,重點抓好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加強地下水超采治理,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促進農村生態宜居。
《實施方案》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及時將財政支農政策和制定的實施方案向社會發布,并按規定程序做好補助對象、資金安排等重要信息公開公示工作,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要積極通過廣播電視、報紙通告、官微等多種渠道宣傳解讀政策,使廣大農民群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基層干部準確理解政策內容,積極營造有利于項目落地實施的良好氛圍。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河北省農業農村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