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中藥材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其產業化發展也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省中藥材產業發展作了安排部署。
《意見》提出,以中醫藥與現代農業融合為重點,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建基地與育龍頭并重、提質量與擴規模并舉,優化區域布局,延伸產業鏈條,創新體制機制,拓展多種業態,大力發展道地精準中藥材產業,全面助推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到2023年,全省中藥材種植規模增加到235萬畝,良種覆蓋率提升到70%,標準化生產率達到70%,種植和初加工產值達到300億元,全省中藥材全產業鏈大數據監管與服務平臺全面應用。2025年,種植規模發展到255萬畝,良種覆蓋率提升至80%,標準化生產率達到85%,種植和初加工產值達到500億元。
《意見》指出,河北省地形地貌多樣,山地丘陵資源豐富。要充分發揮適宜種植面積大、崗坡山地多的優勢,大力推廣山地中藥材、林下中藥材、糧藥間作等模式,實施道地藥材人工撫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態栽培,打造全省面積最大的中藥材道地產區,2025年面積達到132萬畝。壩上高原區,立足氣候冷涼、環境友好、地域廣闊的特點,用足用好首都“兩區”建設和退耕還林還草騰出的發展空間,大面積種植耐干旱、耐貧瘠、易機械化生產的道地中藥材品種,2025年面積達到40萬畝;冀中平原區,利用安國“千年藥都”影響力,發揮北方最大中藥材交易市場引領作用,鞏固提升優勢地位,培樹全國標準化生產標桿,帶動周邊區域規?;s化發展,面積穩定在20萬畝左右;冀南平原區,依托專業交易市場,突出傳統種植特色,調優單品品質,推廣機械化采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意見》要求,培育壯大主體,提高組織程度。中藥材生產主體多、規模小、素質低,是制約種植標準化、專業化的重要瓶頸。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創新生產經營體制,優化勞動力、資金、技術等要素配置,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和勞動生產率,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加藥農收入。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中藥材傳統種植區有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支持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培養一批經營規模大、運作機制新、帶動能力強的種植合作組織。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建設標準化、現代化、規模化園區和生產基地,按照全產業鏈發展要求打造產業集群。積極發展初加工。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更新設施設備,改進加工工藝,建設一批規模檔次高、發展后勁足的中藥材初加工基地。以內丘和贊皇酸棗、涉縣和井陘連翹為重點,全方位提升加工能力,減少有效成分散失。在武安、青龍和邢臺市信都區等地,建設10個現代化初加工基地,大力發展產地趁鮮初加工,推動產地市場有效銜接。到2025年,建成全國最大的酸棗、連翹現代化加工集散地。扎牢利益聯結紐帶。支持中藥材種植農戶通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等形式,與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共建標準化示范基地,完善“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創新“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構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共同體,讓中藥材種植農戶更多分享增值效益。
《意見》要求,強化科技創新,鼓勵省內企業與京津科研機構加強合作,建立中藥材重點實驗室、創新驛站、院士工作站(聯系點)等平臺,支持企業與科研單位在種苗繁育、產后加工等環節聯合攻關,加強連作障礙、綠色防控等技術研究試驗。支持開發適于山地作業的小型農機具。建立健全以服務質量、創新能力和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對中藥材產業研究重大成果給予獎勵。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網站。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