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協同推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近日,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重慶市供銷合作總社印發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工作方案(試行)》(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指出,要堅持科學布局,綠色發展、綜合利用,突出實效、試點先行,逐步推廣、改革創新,完善機制、政策引導,多方參與等基本原則,認真落實《固廢法》有關規定,聚焦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廢棄農用薄膜、農藥包裝廢棄物等四類農業固體廢物,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采取政府支持、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因地制宜、分類實施的方式,強化農業固體廢物的源頭治理、綜合利用、安全處置,全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努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農業生態產品。
《工作方案》明確了六項重點任務
(一)加快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大力發展綠色畜禽養殖,以減量化產生、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為重點,推廣節水節料飼喂、節水清糞等實用技術裝備與堆漚肥還田、全量收集還田等資源化利用技術模式。培育糞肥處理利用經紀人隊伍,提高糞肥商品化水平,通過市場化手段和經濟機制促進糞肥合理利用。建立完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團隊,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支撐服務,探索開展畜禽糞肥還田利用對地力改善效果監測評價和種植產品質量提升效果評估工作。強化畜禽養殖場(戶)污染防治主體責任意識,指導畜禽養殖場、專業戶建立完善畜禽糞污處理臺賬,確保糞污處理設施正常運行,避免造成環境污染。
(二)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完善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體系,加強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運行管理,搭建市、縣級秸稈資源數據共享平臺,推動信息化建設。因地制宜開展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推動秸稈就地就近高值化綜合利用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有機結合。開展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設,引導秸稈綜合利用社會化、產業化發展,支持糧油主產區采用秸稈直接還田、腐熟還田、秸稈有機肥、秸稈養畜等綜合利用技術。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秸稈綜合利用服務,培育專業化秸稈收儲運機構及資源化利用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專業化收儲運及處理利用業務,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建立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儲備庫,加強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考核,探索形成長效機制,提高全市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三)全力抓好農膜和肥料包裝物回收利用。強化農膜使用控制,開展地膜覆蓋技術適宜評價,推動地膜使用“零增長”。以回收利用、減量替代為主要治理方式,大力推進標準地膜應用,加快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廣和評價應用,完善優化回收網絡,補齊村級回收網點不健全短板,通過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等方式,有效防控農田“白色污染”。加強農膜銷售、使用和回收等環節的監管,配合有關部門推進地膜強制性國標的貫徹執行,全面普及標準地膜。做好地膜殘留監測,及時掌握地膜殘留污染及回收利用情況。
(四)加快農藥包裝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堅持“誰生產、誰經營、誰使用、誰回收”原則,強化屬地責任、監管責任和主體責任,督促農藥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履行回收處理義務。建立健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合理布設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全面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加大回收、貯存、運輸、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力度,探索推進“押金回收”“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市場化回收”等回收處理機制。發揮好行業協會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中的組織協調、技術指導、提供服務等作用,扶持建立一批專業化服務機構,培育壯大相關市場主體。探索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引導生產者采取有效措施,回收利用農藥包裝廢棄物。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臺賬,指導農藥經營者和回收站(點)如實記錄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數量和去向,切實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五)加強執法檢查。農業行政執法機構要嚴格按照《固廢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農用薄膜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對農業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履行執法職責,加強執法檢查力度,依法查處未按照規定回收處理廢棄農用薄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未按規定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臺賬、露天焚燒秸稈等農業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加強與生態環境、環境衛生等部門的協作配合,積極開展固體廢物環境違法線索排查,對發現的畜禽糞污亂排亂放等違法線索及時向生態環境等部門通報、移送。對涉嫌構成犯罪的農業固體廢物環境違法案件,要加強行刑銜接,達到移送條件的要堅決移送公安機關,從嚴從重打擊涉農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
(六)廣泛開展宣傳貫徹。將《固廢法》普法宣傳納入“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領域普法重點工作內容,深入理解法律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切實保障法律的落實落地。結合世界環境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等主題宣傳活動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等,加大宣貫力度,提高農民和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參與農業固體廢物治理的自覺性、主動性。組織涉農媒體在欄目設置、內容選題、力量保障、效果提升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固廢法》的宣傳普及。堅持日常宣傳與集中宣傳、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法治宣傳與法治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社會各界認知,增強遵法守法意識。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