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市場行情】 11月4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冬明春重要
農產品生產保供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針對今年的糧食生產情況和供應情況,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表示,據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夏糧增產59.3億斤,早稻增產14.5億斤。目前,全國秋糧收獲已過九成,從實打實收的情況來看,雖然河南、山西、陜西因嚴重的洪澇和干旱,秋糧是減產的,但其他主產區多數是增產的,尤其是東北地區增產比較多。還是那句話,全國有增有減,增的比減的多,算總帳的話,全國秋糧增產已成定局。今年的糧食產量將創歷史新高,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連年豐收,庫存充裕,供給完全沒有問題。
關于糧食供應,劉莉華表示,一是水稻、小麥實現增產,口糧絕對有保障。我們國家水稻和小麥兩大口糧作物連年增產,這幾年基本上來說都是當年產大于需或者產需略有盈余,今年稻谷的產量將繼續保持穩中有增,產量高于消費量,小麥的產量今年創了歷史新高,產量高于食用消費量,加上兩大口糧的庫存充裕,還進口了一些調劑的品種,這樣算下來,兩大口糧供給絕對有保障。
二是玉米產量增加較多,能夠有效增加市場供應。玉米是我們國家第一大糧食作物,它也是高產作物,是重要的飼料糧。今年玉米的面積是增加了2000多萬畝,東北主產區的光溫水匹配較好,單產提高,全國玉米產量增加比較多,再加上進口和庫存,能夠滿足國內消費的需要,供給偏緊的狀況會有所改善。
三是當前糧食庫存總量充裕,處于歷史高位。昨天國家糧食與物資儲備局也講了,小麥和稻谷兩大口糧品種占總庫存超過70%,比如小麥庫存可以滿足一年半的消費需求。同時,我們國家糧油的加工能力也很強,一天加工出來的米面夠全國人民吃兩天。
也就是說,國家糧食是產量豐、庫存足,超市里米面供應豐富,可以說想啥時候買就啥時候買,想買啥就能買到啥,保供穩價的基礎十分牢固。
關于明年糧食生產的開局。秋冬種是來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全年糧食分成三季,夏糧、早稻和秋糧,我們常說夏糧豐收,全年主動。秋冬種小麥播的好了,夏糧的豐收就有基礎了。大家都知道,今年9月至10上旬的持續降雨造成了北方冬麥區部分地區土壤過濕,騰茬整地困難,小麥播種受阻。但10月中旬之后,冬麥區大部天氣轉晴,各地也采取了許多超常規的措施搶收秋熟作物,搶播冬小麥,播種進度明顯加快。截至11月3日,全國小麥已經播了83%,進度比常年略慢3.4個百分點,但是偏慢幅度已經比前期最慢的時候收窄了25個百分點。其中受秋雨影響比較大的河北、山東、河南、陜西、山西五個省,高峰期日播超過1400萬畝,目前小麥已經播種了94%,進入到了秋播掃尾的階段,進展好于我們此前的預期。
當前的主要問題是,今年的晚播麥比例比較大。但專家講,冬小麥生育期比較長,全生育期有230多天,回旋余地比較大,過去也有播期推遲的時候,只要冬前播下去了,開春后管理措施跟上,加大水肥投入,加大病蟲防控力度,奪取豐收還是有希望的。
劉莉華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背水一戰的態度,以最大的決心和力度,環環緊扣,精準指導,毫不放松地抓好當前的小麥生產。重點是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好秋播掃尾,確保小麥面積穩定。二是抓好冬前田管,防范好低溫凍害和病蟲草害,確保小麥安全越冬。三是及早謀劃明年早春的麥田管理,早施小麥返青分蘗肥,促進小麥弱苗轉壯,夯實明年夏糧豐收的基礎。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