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會展快訊】11月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在杭舉行“建設示范區 邁向新征程”第二場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通林發布了全省農業農村領域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富裕有關政策舉措、近期重點工作進展等情況。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李杲主持。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沈素芹,廳黨組成員、省畜牧農機發展中心主任陳良偉出席。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民日報、小康雜志、人民網、浙江日報、浙江衛視、浙江之聲、浙江在線、澎湃新聞、香港經濟日報等20多家主流媒體記者參加。
發布會現場
王通林發布有關情況。
王通林表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主戰場在“三農”,短板弱項在“三農”,我們相信品牌亮點更多地也會在“三農”。示范區建設啟動以來,全省農業農村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謀劃推進農戶“擴中”“提低”、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和“浙農促富”數字化場景應用建設等重點任務,打出產業促共富、建設促共富、改革促共富、賦能促共富、幫扶促共富和數字促共富“六促共富”組合拳,努力交出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高分報表。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474元,同比增長11.6%;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85,比上年同期縮小0.01。具體而言,主要開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系統謀劃、清單推進,形成農業農村領域推進共同富裕“四大體系”。謀劃建立一套目標清晰的指標體系,即實現三個“萬元新增”、三個“持續縮小”、三個“基本翻番”;謀劃構建一套清單化推進的工作體系,即建立重點任務清單、重大改革清單、突破性抓手清單、典型案例清單“四張清單”;謀劃制定一套支撐有力的政策體系,即“2+N”政策體系(《高質量創建鄉村振興示范省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農業農村領域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富裕行動計劃(2021-2025年)》2個綜合性文件和《關于實施十萬農創客培育工程(2021—2025年)的意見》等16個專項政策文件);謀劃實施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即制定農業農村領域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富裕考評指標及評分標準,2021年度26縣發展實績考核辦法、指標體系和評分細則等。
二是精準施策、深化改革,謀劃推進農戶“擴中”“提低”。聚焦低收入農戶“提低”,深化集成幫扶改革,以低收入農戶“我要幫促一件事”重大應用場景建設為牽引,建立低收入農戶“幸福清單”制度,加快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制;聚焦傳統小農戶“擴中”,深化興業富民改革,全面啟動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雙強”行動,著力推進農業降本增效,深化“三位一體”改革,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加快完善農業多種價值實現機制,推動80%的傳統小農戶家庭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一半達到20萬元以上;聚焦財產性收入“短板”,深化農村宅基地、農業“標準地”等賦權活權改革,實施10萬幢閑置農房激活計劃,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辦法,引導農戶自愿以土地經營權、林權等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年租金股金收入超70億元;聚焦村富帶民富“普惠”,健全集體經濟增長長效機制、利益分配機制、先富帶后富機制,推進行政村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下情況全面消除、50萬元以上占比超過50%,全省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1000億元以上,年度分紅達到100億元。
三是一縣一策、挖掘特色,推動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謀劃推進先富帶后富“三同步”行動,系統推進綠色發展重點縣、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低收入農戶同步基本實現現代化,健全“縣帶村、村帶戶”幫扶機制,確保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掉隊。大力支持26縣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編制一縣一支持清單,全面推進省級農業產業平臺全覆蓋,打造30條高能級農業全產業鏈,推進革命老區加快發展。全面打造新型幫共體,推進幫扶體系、幫扶領域、幫扶力量進一步拓展,完成26個幫扶團組與山區26縣逐一結對,團組單位與230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促村逐村結對,20多萬名干部與48.5萬戶低收入農戶逐戶結對。
王通林表示,下一步,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共同富裕決策部署,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浙江“三農”辨識度的標志性抓手,形成一批農民群眾有所感、有所得的突破性成果,為打造“重要窗口”、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增添“三農”亮麗風景。
發布會上,廳領導就低收入農戶防止返貧體系建設、鄉村人才振興特別是農創客隊伍建設、農業農村數字化改革、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山區26縣結對幫扶、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趨勢等媒體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現場記者提問。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建設示范區域 邁向新征程”農業農村主題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記 者:李 軍
攝 影:蔡希師
本期編輯:鄭亞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