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3531號建議的答復,針對代表提出的“扶持發展互聯網農業”的建議作出了答復。
答復中表示,當前,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著戰略性和全局性影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把農業農村作為一個重要領域進行統籌部署。
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同年,農業農村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印發《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要加快數字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提升數字化生產力,構建全新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在具體做法上,農業農村部開展
農產品市場信息監測和分析預警,打造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開展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啟動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組織實施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數字農業試點項目、精準農業應用項目等,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加工各環節融合應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農業農村部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農業市場信息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利用市場信息引導生產者逐步實現“按需生產”,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加大農業大數據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力度,提升農業生產數字化水平,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
答復稱,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農業方面,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大力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加工各環節融合應用。一是謀劃實施數字農業重大項目。組織實施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數字農業試點項目等,推進數字農業相關技術產品集成應用示范、中試熟化、標準驗證,逐步實現產業化應用。截至目前,累計建設9個農業物聯網示范省、100個數字農業試點項目。二是加強試點示范。定期認定一批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評選一批數字農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示范帶動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各環節各領域信息化應用創新。三是推動農機數字化改造升級。通過農機購置補貼,推廣使用智能終端和應用智能作業模式,深化北斗系統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截至目前,推動50余家農機企業采用基于北斗的智能終端,帶動推廣應用農機北斗終端超過40萬臺套。四是推進信息進村入戶。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在每個行政村建設益農信息社,為農民群眾提供公益、便民、電子商務等“一站式”服務。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建成運營益農信息社45.4萬個,累計為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各類服務6.5億人次,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429.1億元。大力推廣“中國農技推廣”平臺,提供農業生產經營各項服務,40萬名農技推廣人員、7000余名專家教授在線開展技術指導,平均每天服務人次超過1.4萬。五是強化市場監測預警。建設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平臺,匯聚農產品市場信息,目前已接入數據約20億條,每天新增數據10萬余條,為公眾提供全面的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加強示范應用推廣,實施一批具有技術先進性、產業帶動性,可規?;瘧玫膭撔率痉俄椖?,推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深入實施信息進村入戶,鼓勵各地創新運營模式,豐富益農信息社服務內容,推動與農業產業融合,依托益農信息社助力農產品上行,提升可持續運營能力。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