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補貼動態】 當前正值山東省三秋生產大忙季,農機裝備作為“主力軍”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忙生產的同時,山東各地農機補貼也在穩步進行中。
濟寧市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落實近九成
今年以來,山東省濟寧市農機系統嚴格貫徹落實《2021—2023年濟寧市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實施方案》,規范高效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持續深入推動手機App辦理補貼、限時辦結、信息公開等工作,切實提高政策實施效果。
截止9月1日,全市共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0.9億多元,資金落實比率達到88.42%,其中鄒城市、濟寧經開區資金已落實完畢,金鄉縣、梁山縣使用比例超過96%。全市各縣市區牢牢堅持為民服務原則,進一步簡化工作流程,補貼限時辦結率均為100%,同時大力推廣農機購置補貼手機APP應用,不斷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補貼服務,全市手機App辦理補貼達99.78%。
全市農機系統靈活創新的服務方式,勇于爭先進位的干事氛圍,進一步提升了群眾辦理補貼的滿意度,推動了全市“兩全兩高”農機化發展,為濟寧市今年率先在全省創建為省級“兩全兩高”農機化示范市提供了堅定支撐。
濟寧微山縣扎實做好農機報廢更新工作
為確保今年農機報廢更新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農機中心結合本縣實際情況,提前謀劃,充分醞釀,集思廣益,把農機報廢更新工作作為全年工作的重點。5月份微山縣農機中心召開農機報廢更新推進會,進一步明確了此項工作的重要性,業務科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為掌握第一手資料,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基層,了解農戶報廢舊機意愿,宣傳報廢更新政策,搞好調研并有針對性做好回收企業的摸底工作。
為理清農機報廢更新工作思路,加快工作進展,向成功開展報廢更新工作業務縣市區電話溝通交流。7月21日赴兗州區農機中心考察學習,學習了兄弟縣市區農機報廢更新工作好經驗、好做法,現場觀摩學習農機報廢更新工作業務管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項等。
9月9日對申報的農機報廢企業進行評審,專家評審組本著客觀、公平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確定了承擔主體,并與回收企業簽訂了承諾書,明確按照“報廢申請、報廢登記、舊機回收(拆解)、注銷備案、申請更新、兌現補貼”6個程序實施。在拆解報廢的過程中,督導組成員進行了跟蹤督導,要求回收企業按照拆解技術規范進行操作,徹底報廢,防止報廢農機再次流入市場。
截止目前已報廢拆解4臺,其中554
拖拉機1臺、自走式玉米聯合
收獲機3臺。
濟寧鄒城市2021年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全部結算到戶
按照山東省濟寧鄒城市農業農村局、鄒城市財政局關于印發《2021-2023年鄒城市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實施方案》要求,鄒城市農機中心密切配合財政部門按照各級政策要求,扎實推進農機購置補貼工作。
截止9月18日,2021年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44.628萬元已全部發放到到位,涉及農戶814 戶,共補貼各類農機具925臺(套),其中動力機械2臺,耕整地機械287臺,收獲后處理機械9臺,
收獲機械219臺,田間管理機械308臺,種植施肥機械100臺。除超錄部分和部分補貼機具封閉無法結算外,補貼資金已全部落實到位。
德州樂陵市農機服務中心2021年農機購置補貼落實
山東省德州樂陵市農機服務中心嚴格落實補貼政策,提升農機戶辦理農機補貼的滿意度,以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為重要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把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要內容,多措并舉、擔當實干,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決他們最關心的事情。
在補貼工作中實施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讓農民少跑腿,開通手機APP,通過網絡就可辦理補貼手續。在網站上公布購機補貼政策咨詢受理電話、舉報投訴電話、農機服務熱線,方便群眾咨詢政策、投訴問題。在公眾號和農機戶微信群發布有關信息,在手機上發送短信,通過“互聯網+農機購置補貼”,讓群眾能夠及時了解農機政策信息和相關業務辦理進度。
農機中心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到了用心為民謀幸福、用情為民辦實事,把農機購置補貼工作落實到位,到目前為止共實施農機補貼801.819萬元,補貼機具600臺,受益農戶473戶。
德州樂陵市農機服務中心2021年農機深松補貼正式啟動
為進一步改善耕地質量,加快突破農機化發展薄弱環節,把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2021年農機深松補貼正式啟動,農機服務中心制定了《樂陵市2021年農機深松作業補貼工作實施方案》,成立農機、財政和紀檢監察等部門參與的領導小組,并規定了實施深松作業的拖拉機動力為四驅100馬力以上且深松機上必須加裝深松監測儀,參與全市深松作業補貼的深松作業監測終端設備。
今年深松整地作業實行定額補助,補助標準為每畝30,總補貼額度為210萬元。到今天為止,農機手參與報名的30余人。
泰安市農機部門推動農機購置補貼“掌上辦”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便民服務水平
近期,山東省泰安市農機部門強化惠農政策實施工作機制創新和流程再造,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快落實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化改革,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不跑腿,推動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便民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自主購機,隨時申請。探索運用移動終端技術推廣農機購置補貼“手機APP”,通過人臉識別、機具掃描、上傳信息等,變原有的上門申請為掌上辦理,打造政務服務線上辦理新模式,截止目前2100余戶農戶通過手機申領補貼,手機辦理補貼占比達90%。二是簡化流程,高效辦理。開通購機補貼在線申請業務,將原有的4項申請流程簡化為1項,提升補貼申辦效率。通過使用手機APP,購機者隨時查詢到補貼產品、經銷商、補貼金額、申請進度等4類信息,提供作業服務、作業需求、購機貸款等9項服務,方便農機及時準確了解農機補貼新政策動態,提升便民服務質量。三是網絡比對,快速核驗。農機管理部門通過農戶手機上傳的二維碼信息進行比對,查詢、核實補貼機具信息,完成網絡“驗機”“驗真”,解決以往現場“帶機校驗”給農戶帶來的不便;此外,通過存儲識別技術對補貼機具二維碼身份核實,可檢驗廠商生產機具的合法性,強化對農機質量的監管。四是“一碼溯源”,確保安全。運用物聯網系統隨時監測補貼機具狀況,防止異地購機、倒買倒賣、一機多賣、冒名辦理等問題的發生,確保國家財政資金安全,降低管理風險;系統具備實時提醒機具進行年審、保養等功能,方便農戶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并對機具進行維護,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機具掛牌率、檢審率,保障機手駕駛安全,打造“平安農機”。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山東省農機化網、微山縣農機中心、樂陵市農機服務中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