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一周看點】 近年來,我國農業現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付出了很大代價。耕地和水資源過度利用,農業面源污染加重,草原等生態系統退化,農業發展面臨資源條件緊缺和生態環境惡化兩個難題。轉變農業發展觀,實現農業綠色發展,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為此,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首部農業綠色發展專項規劃,對“十四五”農業綠色發展工作作出了系統部署和具體安排。
《規劃》分別從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利用、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農業生態保護修復、打造綠色低碳農業產業鏈、健全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強化農業綠色發展科技支撐、健全體質機制增強農業綠色發展動能等多方面作出了系統安排。其中多個方面涉及到農機裝備,這也對相關的細分農機領域帶來了利好。
農業農村部發布2020年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統計公報
2020年,全國農機化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42號)為主線,扎實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作業水平穩步提高,裝備總量不斷增長,農機化產業日益壯大,為保障重要
農產品有效供給,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
北京市暫停殺蟲燈補貼申請
根據全國農機市場機具價格動態變化,結合我市農機補貼實施情況,我市擬對殺蟲燈品目的補貼額進行調整。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暫停受理補貼申請,待新的補貼額一覽表正式印發后,按要求申請并兌付補貼資金。
請各區(單位)購機補貼管理人員做好落實工作并防范可能出現的違規風險。未涉及的補貼機具品目仍按照現有補貼政策實行,如有調整另行通知。
河北農機推廣“田間日”活動第三站在石家莊舉辦
9月8日,由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和河北省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主辦的河北石家莊花生生產農機推廣“田間日”活動”在新樂市成功舉辦。來自全省13個市以及有關縣的農機管理推廣部門代表、當地農機合作社、花生種植大戶、有關企業代表以及新聞媒體工作者200余人參加了現場活動。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劉晶副處長、農業機械化總站吳傳云處長和李丹陽工程師、中國農機安全報社陸海曙副社長、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花生專業組成員等領導專家蒞臨現場指導工作。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戎美瑞局長致辭,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段玲玲宣布活動開始。
天津市將收獲、植保、播種等作業環節納入農機作業補貼范圍
近日,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印發《天津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面總結了“十三五”時期天津市農機化發展成就并對接下來“十四五”新時期發展作出了規劃部署。
《規劃》明確了發展目標,到2025年末,農機裝備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機具配置更加合理,農機生產條件顯著改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進入農機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時期。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保持在90.50%以上,小麥、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實現高質量全程機械化。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力爭位于全國前列。低碳節能農機裝備使用率顯著提升,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種養以及設施農業全面機械化取得顯著進展。
山東省關于切實做好玉米適期晚收工作的通知
玉米是我省糧食生產的大頭,實現玉米穩產增產,對奪取秋糧及全年糧食豐收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挖掘玉米生長后期增產潛力,切實提高單產水平,實現顆粒歸倉,現就抓好今年玉米適期晚收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在京啟動
9月7日,由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聯合發起的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在北京啟動。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侯順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黃傳芳出席啟動活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