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陜西省漢中市油菜種植面積115萬畝,總產17.2萬噸,作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屬于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農作物。但由于油菜生產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等多種原因,嚴重影響了油菜的發展,推廣機械化作業成為油菜產業發展的關鍵。為解決油菜機收存在薄弱環節和短板,5月10日,市、縣農機部門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發揚“三牛”精神,組織市、縣農機技術人員深入城固縣文川鎮林勝糧油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開展油菜機械化分段收獲農機推廣“田間日”活動,用實際行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真正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田間日”活動演示現場分別在撒播油菜和移栽油菜田塊開展了手扶式小型履帶油菜
割曬機、全喂入式
聯合收割機加裝割臺裝置割曬油菜作業和全喂入式聯合
收割機加裝撿拾器脫粒油菜作業。通過演示對比,全喂入式聯合收割機加裝割臺裝置割曬油菜效率為8-10分鐘/畝,效果良好,植株割放整齊,為后期機械化撿拾脫粒做好了準備 。全喂入式聯合收割機加裝撿拾器脫粒油菜效率為8-10分鐘/畝,含雜量少,損失率低,同時將油菜秸稈粉碎還田。活動演示現場發放了油菜機收減損、農業機械安全操作注意事項、微耕機安全操作技術要點、旋耕機安全操作技術要點等農機安全操作技術要點宣傳資料300余份,受到了圍觀群眾的一致好評。
油菜機械化分段收獲技術,即在全田80%左右油菜植株呈枇杷黃時,采用油菜割曬機割倒后在田間候熟3-5天后,用全喂入式聯合收割機加裝撿拾器脫粒油菜,可有效降低收獲損失率,油菜籽和菜籽油的品質顯著提高。后期,市縣農機部門將對油菜機械化分段收獲技術大力推廣,使其成為漢中市油菜機械化收獲的主推技術。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