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為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圍繞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要求,近日,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下發通知,要求在前兩年示范創建的基礎上,繼續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高質高效為目標,以創新突破為動力,統一思想、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切實做好2021年度蔬菜生產“機器換人”示范基地創建工作。
通知要求年內全市新創建不少于8個蔬菜生產“機器換人”示范基地,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不低于55%,著力推進蔬菜生產“設施宜機化”、“生產標準化”、“作業機械化”和“服務社會化”。
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設施宜機化改建。積極爭取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等扶持政策,重點對存量較大的8型棚開展宜機化改造,為方便作業機具進出,應當拓寬棚門和相應的連接道路,一般不小于3米;為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作業效率,立足實際、因地制宜開展雙棚連接改造,短并長、小并大,實現互聯互通,切實改善農機通行作業條件。
(二)推進標準化生產模式。立足全程全面機械化,結合生產實際需求,及時配備配齊相關機械設備。實施精細化耕整地,提高碎土率和壟面平整度,對8型棚建議采用1.1米*5壟的起壟方式,提高機械化種植質量,奠定機械化采收基礎。綜合考慮效率、成本、產量等因素,推廣園藝場易于接受的機械化播種、移栽及采收機具和模式。
(三)優化種植品種結構。著力改善蔬菜生產規模小、分布散、品種雜的實際情況,促進蔬菜產業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圍繞綠葉菜保供保淡任務,聚焦重點綠葉菜品種,調整種植結構,主要種植三類品種:一是機械化技術相對成熟的苗菜類品種;二是市民喜食的青菜類品種;三是種植面積逐年提高的生菜類品種。
(四)創新生產管理機制。通過“機器換人”示范創建,推動園藝場改變傳統管理模式,合理調整種植茬口,培養專業的、熟練的機手隊伍,統一開展耕整地、播種移栽、植保統防等機械化作業,不斷提高單人田間管理面積,有效提升生產效率。探索為周邊蔬菜種植戶提供農機作業、銷售合作等社會化服務,切實提升經濟效益。
(五)加大試驗示范力度。鼓勵園藝場結合自身基礎條件,在主推技術以外開展不同品種播種量調控、單一品種輪茬的土壤保育、機械化采收后殘茬處理、露地條件輕簡化栽培等各類生產試驗,加強試驗數據對比和積累,切實發揮示范基地作用,為面上示范推廣積累經驗。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