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明星企業】 洞庭湖畔春色濃,農事引智煥新生。4月15日,西洞庭中聯智慧農業(水稻)項目啟動儀式在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區隆重舉行。該項目將充分利用西洞庭優質的水土環境,借助中聯重科在智慧農業領域的技術優勢,實現水稻種植生產全程數字化,建成智慧農業示范基地,為筑牢糧食安全防線、賦能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持續貢獻力量。
△西洞庭中聯智慧農業(水稻)項目啟動儀式現場
常德市委書記楊懿文宣布項目啟動;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賀麗君,湖南省農機事務中心主任龔昕,常德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羅先東,西洞庭管理區黨委書記王啟武等領導和中聯重科董事長、CEO詹純新,中聯重科副總裁、中聯農機董事長熊焰明,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等公司高管出席儀式。
西洞庭中聯智慧農業(水稻)項目位于全國有名的水稻農墾區,項目利用所在區域優質資源,充分發揮大數據、物聯互聯、AI和智能制造的技術優勢,以培育高檔水稻、優質大米品牌為目標,打造集稻米生產、現代化農業服務、烘干冷藏、大米加工、檢驗檢測、
農產品電商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農業產業園。項目計劃2021年建設300畝數字農業核心科研示范基地,2022年建設1萬畝示范片,2023-2025年達到5萬畝規模。
△活動現場,廣大嘉賓觀摩中聯重科水稻
拋秧機田間作業
水稻是我國三大主糧作物之一,是湖南省第一大糧食作物,中聯重科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對水稻種植全過程進行了數據化、標準化、數字化創新應用,有力促進糧食穩產增產。
中聯智慧農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中聯智慧農業通過‘天、空、地、人、農機’五位一體數據采集、模型分析,已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智能決策、精準作業,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數量與品質,取得了糧食生產降本、增產、節肥、減藥等明顯效果。”據第三方檢測結果,中聯智慧農業應用于水稻種植較普通種植綜合成本節約100-200元/畝,畝產增收14.3%,智慧大米品質指標高于一般大米。由此,中聯智慧農業在西洞庭水稻項目落地將有力促進當地農民增收增產。
據了解,目前中聯重科正加速推動智慧農業在湖南的示范推廣,除西洞庭中聯智慧農業(水稻)項目外,還聯合賀家山原種場打造了湖南智慧農業科研培訓示范基地,沅江、大通湖等地的智慧農業示范項目也在陸續推進。
△活動現場展示的中聯智慧農業數據采集設備及大馬力
拖拉機 中聯重科副總裁、中聯農機董事長熊焰明表示,“十四五”期間,中聯重科將完成環洞庭湖區域的數字水稻種植示范基地的建設,同時輻射水田種植其他區域,完成200-500萬畝以上的智慧農業技術服務覆蓋。隨著項目的深入,公司將逐步打造湖南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為湖南未來農業生產提供全過程的大數據支持與服務。
湖南省農機事務中心主任龔昕在講話中指出,未來農業將朝著無人化、數字化、智慧化方向發展。西洞庭中聯智慧農業(水稻)項目,既是落實中央鄉村振興和糧食安全戰略,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有益探索,也是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區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希望各方創新思路,強化措施,優化服務,推動項目早日建成見效,打造智慧農業全新樣板,為推動湖南省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湖南新貢獻。
中聯重科董事長、CEO詹純新在致辭中表示,中聯重科對農業懷有深厚的情懷。西洞庭項目的啟動,標志著中聯重科智慧農業發展再開新局。中聯重科將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西洞庭建設一個智能化、數字化、現代化的智慧水稻產業園,為落實“三高四新”戰略,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