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贞洁美妇迎合呻吟声_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麻豆不卡_亚洲最大av在线_喷水高潮

陜西省農機化發展中心2020年工作總結

2021-02-23 09:11:16 來源:陜西省農機化發展中心 閱讀量:20710 評論

  【農機網 地方農機】 2020年,在農業農村廳黨組的領導下,省農機化中心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2020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和全省農業農村局長視頻會議精神,圍繞年度目標任務,強化政治,抓好黨建與業務工作相融合,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認真抓好農機化政策及項目實施,著力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社會化服務水平、安全監管水平,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農機化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精心組織重要農時農機化生產
 
  春季和“三夏”、“三秋”期間,根據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農業農村廳的安排,提早部署,進一步強化免費通行、信息引導、供需銜接、維修保障和技術指導等五項服務措施,組織召開了全省全省玉米機械化收獲暨減損技術推進會,有力的促進了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2020年三夏,全省共完成小麥機收面積1400多萬畝、夏玉米機播面積1210多萬畝,三秋小麥機播1323多萬畝,玉米機收1106多萬畝。
 
  二、大力提升特色產業裝備水平
 
  圍繞果業生產,創新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拓展果園機具的補貼范圍和比例。推進農機園藝融合、機械化發展與果園宜機化建設結合,重點從果園機械化智能化防低溫霜凍、智能無人車、果園病蟲害防治、保護性耕作技術果園應用、多功能作業平臺等方面,加大對果園新技術、新機具示范推廣,加快綠色高效的農機裝備在果園中應用,推動果園生產機械化上水平、上臺階。圍繞畜牧業生產,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畜牧業機械化發展的意見》,對我省畜牧養殖業機械化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了我省養殖業機械化發展對策及建議,積極推進畜牧養殖業關鍵環節機械化突破發展。圍繞設施農業生產,大力推廣精量播種、工廠化育苗、水肥一體化、智能調控和信息化管理等技術和設備,將設施蔬菜溫室大棚設備作為新產品品目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提高了設施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
 
  三、扎實抓好農機化重點政策項目實施
 
  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深化農機購置補貼“放管服”改革,抓好補貼信息公開和政策宣傳,調整優化補貼目錄,創新優化管理服務,將設施蔬菜溫室大棚設備列為新產品上報,調動發揮政策的大效力。2020年,全省累計實施農機購置補貼資金5.57億元(其中2020年補貼資金2.15億元,往年積累資金2.52億元,全省已錄入補貼資金5.57億元,資金使用比例119.29%),補貼各類機具12.51萬臺(套),受益農戶10.32萬戶,帶動農戶資金投入19.4億元。積極推進農機深松整地項目實施。強化責任落實、技術指導、績效考核、質量核查,推動作業補助地塊基本實現物聯網信息化遠程監測,向農業農村廳提出深松整地作業標準提高的建議,將深松補貼標準提高到22元/畝,有效的促進了項目更好實施。2020年,全省共完成深松整地作業面積290.18萬畝。積極推進農機報廢更新政策實施。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和商務部聯合印發的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廣泛開展調研,起草了我省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工作實施方案,為我省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案正式出臺實施做各項準備工作。目前,我省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案已經發布實施,為進一步推動我省老舊農機淘汰更新,助推農機化轉型升級發揮積極作用。
 
  四、積極開展農機生產安全服務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加強農機安全源頭管控,做好登記、駕駛證辦理、安全技術檢驗等業務,落實農機免費管理政策;加強春耕、“三夏”、“三秋”等關鍵時節農機安全監管,開展安全指導服務;開展“平安農機”創建指導,穩步推進創建活動,對太白縣創建“平安農機”工作進行檢查指導服務;強化安全宣傳教育,部署各地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提高農機生產安全意識,確保了農機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省共發生農機事故10起,其中道路外農機事故10起(輪式拖拉機5起,輪式收割機4起,履帶式收割機1起),死亡2人,受傷6人,直接經濟損失52.94萬元。事故起數、死傷人數較上年同期下降明顯。
 
  五、組織開展農機職業技能鑒定
 
  組織開展農機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優秀課件評選,開展農機職業技能鑒定考評人員培訓,大力提升農機職業技能鑒定能力,著力培育農機作業能手。組織參加全國第三屆農機修理工競賽,獲得優異成績。
 
  六、積極開展農機化發展調研及十四五規劃編制
 
  按照農業農村部相繼出臺的《關于加快畜牧業機械化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設施種植機械化發展的意見》,緊扣我省實施的農業特色產業“3+x”工程,圍繞園藝、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開展全程機械化生產需求調查,形成若干調研報告,對我省特色產業機械化發展做出了探索。圍繞提升我省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調研起草《關于設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建議的報告》,向農業農村部推薦了三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典型案例。圍繞提升丘陵山區機械化作業水平,調研起草《關于設立陜西省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項目建議的報告》,安康市“探索農田宜機化改造助推全程機械化發展”案例成功入選全國首批11個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典型案例,為破解我省丘陵山區“有機難用”和丘陵山區現代農業發展探索了有效措施和可行路徑。
 
  按照廳“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安排,組織成立農機化“十四五”規劃編制小組,在充分調研、反復討論的基礎上,經過規劃框架、編制草擬稿、形成討論稿定稿,提交省農業農村廳。
 
  七、扎實開展產業扶貧和駐村幫扶工作
 
  按照農業農村廳產業扶貧“三排查三清零”行動安排,成立5個工作組,分別對西安市臨潼區、藍田縣,渭南市臨渭區,安康市嵐皋縣、平利縣的產業扶貧工作開展產業開展督導排查,有力的促進了產業扶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繼續加強對安康市嵐皋縣西河村幫扶工作,投入20萬元幫助西河村擴大養殖規模,支持西河村大力發展“三養一種”特色產業取得顯著成效;協調省紅十字會為西河村捐贈春節大禮包200份,總值5.32萬元;積極引導有外出務工意愿的勞動力,點對點對接,轉移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200余人;開展消費扶貧活動,采購貧困村扶貧產品10萬余元。中心對口扶貧嵐皋縣案例,在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央廣網、中國農機化導報聯合舉辦的《扶貧攻堅·農機答卷:農機行業優秀扶貧案例集》活動中被評選為優秀案例。
 
  八、加強中心正規化建設
 
  一是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建的作用,堅持將黨建業務工作雙融合雙促進。積極開展創建模范機關活動,加強黨員政治學習教育,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加強作風建設,強化政治,中心的黨建水平有了大幅提升。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引導黨員干部樹牢“四個意識”。舉辦八期農機大講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組織中心7個黨支部與安康市漢濱區、嵐皋縣、平利縣社區、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活動;舉行慶祝建黨99周年主題黨日暨“七一”表彰活動;組織黨員干部赴井岡山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井岡山精神”主題周學習實踐活動。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的開展,錘煉了黨員的黨性,進一步激勵了干部服務鄉村振興,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貢獻力量的使命感責任感。
 
  二是加強中心規范化管理。為實現中心職能從裝備產業向產業裝備轉變、從小農業向大農業轉變、從管理機具向使用機具轉變,突出農機農藝深度融合,推動農機化工作更好開展,經過反復討論研究,對相關處室的職能進行了調整,明確了處室職能,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對中心原有的學習、工作、會議、財務等四項制度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加強內部人員管理,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認真做好內部政務、人事勞資、財務后勤、信息宣傳等各項具體工作的落實,促進了中心的規范化運行。
 
  三是提高干部隊伍素質。開展能力素質提升大培訓行動,舉辦了八期農機大講堂,內容涉及黨建、農業、法律、經濟、歷史文化等方面;組織干部走出去,參加全國性的農業機械展和專業知識培訓等,先后組織參加了重慶丘陵山區農機展覽會、楊凌農高會、青島農業機械展覽會和中國-東盟博覽會等。通過以講促學、“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的培訓教育,進一步拓寬了干部視野,增長了見識,提升了干部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
 
  九、積極參與省人大“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
 
  按照農業農村廳安排,組織人員參加省人大執法檢查組,赴寶雞、渭南、咸陽、榆林和楊凌示范區開展《農機化促進法》和《陜西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執法檢查活動,協助完成了執法檢查相關工作。
 
  一年來,中心按照廳黨組的部署,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對照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3+X”農業特色產業工程,滿足高質量發展對農業機械化生產需求的目標要求,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農機化水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特色產業機械化水平不高;機制尚未完全理順等,需要在下一年度研究解決。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