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補貼動態】 2020年已圓滿結束,各地農機補貼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中,部分地區已經圓滿完成了2020年補貼工作。下面是吉林、山西、安徽、廣西等地部分市縣農機補貼新動態。
廣西貴港市全面完成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任務
去年下半年以來,在自治區農機中心大力支持下,貴港市農機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確保資金及時到位、及早兌付,以有力措施助力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順利推進,現已全面完成2020年為民辦實事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任務。
截止11月26日,貴港市全面并超額完成了自治區下達的為民辦實事農機購置補貼工作資金使用、兌付績效任務。全市共登記農機購置中央補貼資金3629.277萬元,占自治區績效考評任務3100萬元的117.07%;登記自治區配套補貼資金196.24萬元,占區補資金總量195萬元的100.6%。全市共兌付農機購置補貼中央資金3178.87萬元,占績效任務的102.54%。全市新增補貼農機具4283臺,新增農機總動力達1.0836萬千瓦。全市新增補貼農機具4283臺,新增農機總動力達1.0836萬千瓦,補貼惠及農戶2661戶,拉動農民投入7800多萬元。
吉林東豐縣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圓滿結束
東豐縣農業農村局按照國家和省、市要求,精心組織,扎實工作,規范程序,優質服務,嚴格執行各項規定和要求,確保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不折不扣的落到實處,圓滿完成2020年度農機購置補貼工作。
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情況。全年共受理1314戶農民(合作社等)申請辦理補貼機具1658臺(套),使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562.857萬元,資金使用比例98.68%,帶動農民投入8396.821萬元。其中,動力機械771臺,中央補貼1347.693萬元;耕整地機械40臺,中央補貼12萬元;其他機械1臺,中央補貼1.93萬元;收獲后處理機械223臺,中央補貼32.2;
收獲機407臺,中央補貼974.573萬元;田間管理機械70臺,中央補貼37.201萬元;
種植施肥機械346臺,中央補貼157.26萬元。
省級受災農作物
收獲機械補貼情況。共辦理省級補貼機具188臺,使用受災農作物收獲機械省級補貼資金279.004萬元,其中,自走式履帶式聯合收割機(全喂入)35臺,使用省級補貼資金69.2萬元;2行摘穗剝皮型自走式玉米收獲機127臺,使用省級補貼資金172.72萬元;3行摘穗剝皮型自走式玉米收獲機13臺,使用省級補貼資金34.97萬元;輔助喂入裝置螺旋式倒伏玉米扶桿器13臺,使用省級補貼資金2.114萬元。
2020年推廣使用手機APP辦理農機購置補貼,開展非現場補貼申請、機具核驗等服務,因地制宜開展補貼辦理“一站式”、進村入戶等服務,加快實現購機者申領補貼“多跑一次”。東豐縣2020年購機戶通過手機APP辦理補貼機具共計532臺,(其中: 動力機械52臺、耕整地機械34臺、收獲后處理機械23、收獲機械90臺、田間管理機械40臺、種植施肥機械293臺),使用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21.872萬元。
山西嵐縣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接近尾聲
嵐縣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就快接近尾聲。截至12月21日,全縣已使用中央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資金490.17萬元,補貼各類農機具共399臺(套),受益農戶277戶。
為實施好農機購置補貼惠農政策,嵐縣制定了《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實行“開放購機、先購后補、持據申請、簡化辦理”的操作方式。2020年,全縣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為15大類40個小類132個品目。嵐縣農機中心按照“人性化、親情化”服務模式,積極為農民群眾提供優質、系列化服務,開通了24小時農機購置補貼熱線電話,耐心細致地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科學引導廣大農民購買新型、適用性、環保節能型的農業機械。在實施過程中,嚴格程序,從嚴把關,對購機戶進行網上錄入、申請補貼、核實公示、入戶核查、資金兌付等規定的程序操作,切實做到一個步驟不少、一個環節不缺、一個程序不減,并及時公開補貼信息,實現補貼公開透明、陽光發放,確保購機補貼資金不折不扣地全部落到了實處,圓滿完成今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任務。
山西五臺縣農機中心多舉措推動農機補貼工作
今年,五臺縣農機中心以服務“三農”為基本目標,認真貫徹上級農機購置補貼會議精神,把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作為改善農機裝備結構,提高全縣農機化作業水平的一項重要惠農措施來抓,多舉措推動農機補貼工作。
一是靈活驗機,對于路途遙遠不方便往補貼核驗點運送的機具,農機工作人員深入到村為農戶現場核驗機具,極大地方便了農戶。二是積極推進農機購置補貼手機APP申請,視頻核驗等。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遠程申請補貼,極大地提高了農戶辦理補貼的效率。三是嚴格按照農機補貼規程操作,把好各個環節,確保不出差錯,加快補貼工作審核與資金結算,營造落實惠農政策的良好氛圍,提升了購機者受益感和群眾滿意度。
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扎實推進購機補貼廉潔高效實施
2020年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嚴格按照惠農政策要求,建立健全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強化監督管理,改進方式方法,廉潔高效地完成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沒有發現違規違紀違法現象,實現了無糾紛、無爭議、零投訴。全年使用補貼資金91.108萬元,補貼機具95臺,受益農戶62戶。
建章立制,狠抓落實。“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安慶市宜秀區農機服務中心注重源頭治理,先后制定下發了《宜秀區農機購置補貼產品產銷企業違規行為處理制度(試行)》《宜秀區農機購置補貼信訪投訴處理制度》《宜秀區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制度》《宜秀區農機購置補貼工作責任制度》《宜秀區農機購置補貼信息管理系統管理辦法 》《宜秀區農機購置補貼機具核驗工作制度(試行)》等規章制度。在工作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決策方面,著力推行民主決策化,推行重大事項集體議事制度,通過討論、集體決策,避免了“個人說了算”的現象,預防腐敗現象的發生。
強化監督,不留死角。在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中,每位工作人員手中都有一定的權力,若不能進行有效監督,很可能會發生以權謀私問題。多年來,宜秀區農機服務中心深入推進農機購置補貼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公開舉報和監督電話,細化明確部門、人員的職能、職責、職權,嚴格實行“誰受理、誰負責;誰核實、誰負責”工作機制。在具體補貼工作過程中,依法、依規、精心組織,規范實施,做到客觀、公正、公平。在補貼對象的確定上,原則上按照申報先后順序,在辦理方式上,突出優質服務,簡化辦理手續,大力推廣手機APP遠程辦理,減少農民往返次數,實行系統內部有效對接,實行一次性告知,實行一站式服務。同時要求經辦人員不準接受廠方、經銷商任何方式的饋贈;不準對用戶吃、拿、卡、要;充分尊重農戶自主選擇權,不能強迫用戶購買某個品牌,通過這些舉措不僅拉近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人員與廣大農戶之間的距離,而且使每名工作人員的一舉一動每天都在千百雙“火眼金睛”的監督之中。
創新形式,固本清源。制度建設和加強監督,是外部環境對個人的“他律”,這只是“治標”,如何才能讓“廉”的行為成為人的自覺行動,才是“固本”,才能“清源”。宜秀區農機服務中心一方面因地制宜,在辦公走廊上設置了多幅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廉政文化為主題的宣傳圖畫,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傳播廉政文化。另一方面常態化開展廉潔警示教育活動,通過播放了近幾年全國發生的幾起典型的農機購置補貼違紀違法案例,教育干部職工要筑牢廉潔自律防線,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另外宜秀區農機服務中心還通過開展黨員先鋒崗創建等活動,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紀律嚴明、作風過硬、廉潔高效務實的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隊伍。
本文由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貴港市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安徽農機化信息網,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