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贞洁美妇迎合呻吟声_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麻豆不卡_亚洲最大av在线_喷水高潮

浙江早稻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

2020-08-11 08:54:56 來源:浙江農業農村廳 閱讀量:14677 評論

  【農機網 科技創新】 今年浙江省早稻收割已近尾聲。從各地統計結果看,今年浙江省早稻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今年“中早39”“甬秈15”“中嘉早17”和“中組143”等4個主導品種種植面積合計120.9萬畝,約占全省早稻面積的78.8%;“甬秈15”“甬秈409”“舜達135”“舜達95”“中組18”等5個早熟品種面積合計34.9萬畝,約占全省早稻面積的22.7%,比上年增加8.3%。
 
  近年來,針對早稻生產和市場需求,我省采取了多項舉措,大力推進早稻品種結構優化。
 
  一是調整審定標準。根據水稻連作茬口矛盾突出、早熟品種相對缺乏的狀況,從2017年起我省對水稻審定標準進行調整,適當降低早熟品種的產量要求,顯著加快了熟期早、適應性廣、抗稻瘟病、白葉枯病強的早稻品種的選育。2017年至2020年先后審定了10個早熟品種,占這4年審定早稻品種71.4%,其中抗稻瘟病品種5個、高產型品種4個。今年在全省早稻新品種現場觀摩會上參展的17個早稻新品種,均由我省科研育種單位或種子企業自主選育,涵蓋了當前我省審定或者國家審定適宜浙江種植的早稻新品種以及具有較好推廣前景的主導品種等。
 
  二是深入組織展示示范。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先后組織寧波、溫州、紹興、金華、衢州等早稻主產縣開展早稻新品種展示示范,對熟期早、抗病性強、適應性廣的新審定的品種以及早稻主導品種等進行展示示范,進一步細化品種的適宜種植區域,為各地篩選發布推薦早稻主導品種提供依據。
 
  三是強化良種良法配套。在展示示范過程中,各地對參展品種進行直播、機插、移栽、播期和肥料等配套技術研究,摸索相關栽培技術措施,為農戶提供良種良法配套服務。
 
  四是組織開展培訓。在早稻播種前以及重要生產階段均組織開展培訓班,邀請技術專家、育種單位和種子企業進行技術培訓,詳細了解品種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術要點,提高技術到位率。
 
  五是適時舉辦觀摩會。省市縣三級種子管理機構以及科研育種單位和種子企業在早稻品種成熟階段,積極組織舉辦多種形式的新品種觀摩會,讓大戶直觀了解早稻新品種的長勢長相以及優缺點,增強選擇品種的感性認識。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