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42號)的關鍵之年。全市農業機械化工作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動國務院文件落實落地落細為主線,以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為抓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全面推進農業領域“機器換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機械化支撐。2020年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
一、明確導向,精準實施農機惠農政策
(一)合理調整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根據農業農村部意見,結合我市農機存量變化和農業生產發展需要,修訂并完善我市2020年中央農機購置補貼額一覽表,優先保證主要農作物生產所需機具,擴展生豬等主要畜禽養殖所需機具,支持農業綠色發展機具的敞開補貼。繼續對我市糧食生產重點機械實施市級累加補貼,開展標準化設施大棚建設等中央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實施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補貼工作,有效提高補貼政策的精準性、普惠性。計劃新增各類機具2500臺套以上。
(二)規范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積極宣傳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快購機補貼資金使用進度,做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延伸績效管理考評。嚴格執行農財兩部相關規定,加強違規風險較高補貼機具的跟蹤評估,完善機具核驗的防范措施。實行補貼信息全程全面公開,實現縣級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專欄全覆蓋,確保受益對象公示和資金使用情況實施公開。進一步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手機APP功能,提高補貼機具投檔、補貼申領辦理便利化水平。
二、積極引導,不斷擴大示范創建覆蓋面
(三)高質量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2020年圍繞保數量、提質量、挖能量的目標,計劃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1個,加快高效植保、烘干、秸稈處理等環節與耕種收環節機械化集成配套,全市創建率達到80%,并在此基礎上,寧波市爭創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積極探索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組織論證發布一批作物品種、種植制度、經營規模、裝備技術等要素集成配套的區域性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
(四)大力實施“機器換人”示范創建。加快推進農業“機器換人”由水稻向其他主導產業拓展,創建浙江省農業主導產業“機器換人”示范縣1個、農業“機器換人”示范鄉鎮3個、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基地8個。著力推進特色主導產業關鍵環節機械化,結合各區縣(市)優勢農作物區域布局,開展優勢特色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建設,重點開展食用菌、油菜、葉菜、梨等全程機械化項目建設。
三、精心培育,大力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
(五)積極培育新型農機服務主體。抓好以股份制農機作業公司、區域性農機服務中心為代表的新型農機服務主體培育,強化服務組織功能培育,不斷推動我市農機服務體系建設規范化、程序化和標準化。加快開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互聯網+農機服務”等新主體、新模式、新業態的調研探索,積極為農戶提供全程機械作業、農資統購、技術培訓、信息咨詢、
農產品銷售對接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對原有的作業公司、區域中心、市級示范社進行提檔升級,2020年擬新建1家農機作業公司、3家區域性農機服務中心、9個市級示范農機合作社,并對9家農機合作社進行功能培育。積極開展省級農機合作社示范社創建,力爭新創建5家省級示范農機專業社。
(六)精心組織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充分發揮農機服務在春耕、“雙夏”、“秋收冬種”等農業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搶前抓早,確保農業生產有序推進。強化農機跨區作業的組織管理和信息引導,促進機具、機手合理有序流動。做好作業進度統計和機具調度,保障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活動高質量、高效率進行。及時發送氣象災害等信息,抓好農機化生產防災、抗災、救災工作。引導各地組建農機專家服務隊,做好農忙時節技術指導及農閑時節機具維修養護等各項技術服務。加強與中石油、中石化等物資部門的溝通協作,及時發文并下撥農機“三優一免”農用柴油指標,保證我市農機化生產作業的有序進行。
四、補齊短板,加快發展特色產業機械化和農業設施化
(七)開展新型農機試驗示范與推廣。優化補貼產品范圍和結構,提高補貼資金的精準性和指導性。重點對特色產業設施裝備進行補貼,強化特色產業新機具試驗與示范,提升蔬菜、瓜果、茶葉、食用菌、油菜、畜禽、水產養殖等特色產業機械配套水平。強化農機與農藝、牧藝融合,加強與農技、加工、植保、種子、畜牧、漁業等部門聯系和溝通,統籌協調解決特色產業機械化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進品種、種植模式、養殖模式、初加工方式等宜機化,促進品種、栽培(養殖)、裝備集成配套,產前產中產后機械化協調推進,新建農機農藝融合示范點4個。
(八)抓好農機科技項目建設。積極開展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和農機科技示范項目,強化對特色產業機械化關鍵環節新機械、新技術研究、攻關、試驗和示范,2020年重點實施梨園水平棚架機械化栽培技術、有機抹茶加工關鍵環節機械化研究、田間遙控運秧植保一體機研發、種植園智能化監測控制系統推廣運用、豬場和種鵝養殖場除臭設備引進示范等項目。積極推進農機化科技創新,尋找“互聯網+農機化技術推廣”項目,推動農機化薄弱環節和技術創新示范推廣。
五、多措并舉,持續加強農機安全監管
(九)實施變型
拖拉機提前報廢淘汰工作。出臺《寧波市變型拖拉機提前報廢淘汰和限行禁入實施方案》,督促指導各地加大對變型拖拉機提前淘汰的宣傳和有關工作的落實,確保2020年完成變型拖拉機報廢淘汰1300臺。
(十)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執法檢查。深入開展農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定期分析安全生產形勢,研究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做到監管重心下移、監管關口前移。以貫徹實施寧波市人大常委會新修改的《寧波市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為契機,大力宣傳條例的相關內容,強化農機安全宣傳教育,提高農機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充分發揮各地公安駐農機警務室的作用,加大對重點路段、重點對象(外省籍拖拉機)上路執法檢查力度,堅決遏制拖拉機道路交通較大以上事故發生。
(十一)深化“平安農機”示范創建。抓好“平安農機”創建工作,力爭實現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全覆蓋。2020年計劃創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1個、省級“平安農機”示范鎮1個。鼓勵符合條件的鄉鎮積極申報創建省級“平安農機”示范鄉鎮。
(十二)推進老舊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全面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鼓勵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舊拖拉機和
聯合收割機提前報廢更新,加快先進適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積極做好報廢補償工作,及時將資金補償到位,嚴格規范拖拉機報廢回收拆解管理,堅決杜絕報廢拖拉機繼續上路行駛。
(十三)落實農機安全監理惠農政策。繼續深化“多跑一次”改革,提升農機安全監理工作規范化水平,強化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牌證管理,落實全市上道路拖拉機年檢“全城通辦”。進一步梳理對危及人身財產安全農機納入免費實地檢驗的政府購買服務范圍,加大免費實地檢驗力度。繼續做好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農機保險的覆蓋范圍和機手參保宣傳發動工作,提高參保率,把惠農服務落到實處。積極探索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駕駛考試區域化工作模式,推進農機駕駛培訓管理方式轉變。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