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贞洁美妇迎合呻吟声_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麻豆不卡_亚洲最大av在线_喷水高潮

塑料大棚葉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指導意見

2020-03-20 09:08:54 來源:北京市農機鑒定推廣站 閱讀量:28113 評論

  【農機網 科技創新】 3月氣溫回暖,正值春茬塑料大棚蔬菜生產的關鍵階段,為扎實做好塑料大棚蔬菜生產機械化技術服務工作,切實提高我市蔬菜生產機械化水平,特提出塑料大棚葉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指導意見,供生產單位參考。
 
  一、適用棚型
 
  適宜機械化作業的鋼骨架塑料大棚(無立柱或立柱較少),基本參數為:棚脊高≥3.2m,棚肩高≥1.5m,棚跨度≥8m,棚長度≥60m。
 
  二、塑料大棚結構改造技術
 
  (一)大棚兩端宜機化改造技術
 
  針對傳統塑料大棚結構兩端封閉,中間只留有人員進出通道,不便于現有農機具進出作業的現狀,將大棚兩端封閉的固定結構,改造成中間兩扇推拉門、推拉門兩側各一個整體可拆卸的活動扇。推拉門便于日常管理人員進出作業,在作物倒茬和農機作業季節,可將中間兩扇推拉門和兩側兩個活動扇同時卸下,便于機械進出和循環作業,農機作業完成后安裝上推拉門和快速插接的活動扇,進行棚室的正常生產管理。通過大棚兩端宜機化改造實現了大棚蔬菜生產旋耕、起壟、種植、收獲等關鍵環節的機械化作業,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綜合機械化水平。
 
       (二)大棚頂風口控制技術
 
  針對夏季大棚種植中上層溫度較高的問題,在大棚的頂部中央每隔8~10m設置一個天窗,根據大棚的整體情況每個棚設置8~10個不等。天窗的設計尺寸縱向長1m,橫向寬0.7m,由內向外開,棚內控制,開啟度0~90度可調。
 
       三、塑料大棚葉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
 
  塑料大棚是設施農業生產的重要形式,主要起到使蔬菜種植春提前、秋延后的種植效果,種植品種以果類菜和葉類菜種植為主,葉類菜由于生產周期短,機械化作業環節基本類似,以種植范圍廣、面積相對占比較高的油菜為例,按照油菜生產過程中的有機肥撒施、旋耕、起壟(做畦)、精量直播、植保打藥、收獲6個環節與順序,來說明塑料大棚葉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
 
  (一)有機肥撒施技術
 
  采用履帶自走式撒肥機,用于設施內有機肥(面肥和顆粒肥)的撒施。撒肥量按照農藝種植要求及種植作物品種視情況確定,油菜一般畝施底肥1~2t。有機肥或者復合肥撒施要均勻。
 
 
       (二)旋耕技術
 
  采用大棚王拖拉機+普通旋耕機進行旋耕作業。旋耕深度≥15cm,耕深穩定性≥85%,碎土率≥80%。要打破犁底層,作業不留死角,每個作業幅寬接壟處要保障都作業到,作業后土壤細碎松軟,達到后續作業要求。
 
       (三)起壟技術
 
  配套專用起壟設備或者旋耕起壟聯合作業設備。設備選擇要考慮機具本身尺寸、配套動力,應根據蔬菜品種及其種植行距等農藝要求,確定合適的起壟壟距,同時要注意作業的壟型尺寸、壟距設計要與后期收獲機械的參數相適應。正式作業前,應根據作業大棚形狀和大小、大棚跨度,規劃合理的壟體分布和作業路線,減少空駛行程。可通過劃線、動力設備上加裝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等方式,提高作業壟體直線度,保持壟距的一致性。根據目前收獲機幅寬,可以設置壟頂寬為0.7m或1.2m兩種,起壟高度一般10~15cm即可。起壟作業后壟形應完整,壟溝回土、浮土少,壟體土壤上層細碎緊實,下層粗大松散。
 
 
       (四)油菜精量直播技術
 
  配套葉菜精量播種機,一次完成開種溝、播種、覆土等工序。根據種植農藝要求調節好機具的株行距。一般油菜種植設置行距10cm,株距4~6cm,播深0.5~1cm,一穴播1~2粒即可。機具粒距合格指數≥60%,重播指數≤30%,漏播指數≤25%。作業前可對壟面進行鎮壓作業,確保壟面土壤細碎緊實。作業時操作人員要走壟溝,避免對壟面平整度產生影響。
 
       (五)植保打藥技術
 
  配套相應規格的植保打藥機,滿足機具行走及植保打藥作業要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并采用合理施藥方法。施液量的誤差率≤10%,常規量噴霧的藥液的附著率≥33 %(內吸劑除外),作物機械損傷率≤1%。噴藥時行走速度要勻速,相鄰行程要接壟嚴密,防止重噴漏噴,做到均勻噴灑。
 
  (六)油菜收獲技術
 
  根據前期起壟寬度,配套選用小型電動式葉菜收獲機。目前比較成熟的收獲機有兩種,一種采用36V直流電機作為動力設備,充一次電可作業3h,收獲寬度0.7m,效率0.03 hm2/h 。另一種采用48V直流電機作為動力設備,充一次電可作業6h,收獲寬度1.2m,效率0.08 hm2/h 。保證作業幅寬與前期壟寬配套,機具行走輪在壟溝中直線前進。作業前要對收獲機進行調試,使收獲機割臺貼到壟面作業,保證收獲后的油菜散葉少,商品性好。
 
  (一)機具進出塑料大棚作業時除機手外,至少要有一名作業人員引導,防止機具、人員受到意外傷害;
 
  (二)在作業前應對機手進行操作培訓,避免作業時發生意外,造成人身或財務損失;
 
  (三)農機農藝要相向融合,考慮農藝要求時要把便于機具作業考慮在其中,降低作業難度、提高作業效率。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