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監管快訊】2020年,一號文件確立提出“啟動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保護性耕作示范項目的實施,直接帶動了農作物秸稈覆蓋還田及粉碎還田,大力推進了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的應用普及,進一步促進秸稈相關機械的發展。同時,近年來,秸稈綜合化利用成效顯著,基本形成了肥料化利用為主,飼料化、燃料化穩步推進,基料化、原料化為輔的綜合利用格局,對秸稈機械的全產業鏈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作為傳統農機產品之一,農機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同樣也困擾著秸稈機械領域,產能過剩苗頭初顯,秸稈機械化關鍵性機具品種單一,有效供給不足。此前,河北省對邢臺、保定地區3個縣的30個農民用戶在用的30臺秸稈粉碎還田機進行了質量調查,期間采取了走訪農機用戶、現場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機具的安全性、可靠性、適用性、三包與售后服務情況等主要方面進行了詳細調查。
調查范圍
此次質量調查的產品有:河北通田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1JHY-200型秸稈粉碎還田機10臺、河北雙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1JH-200型秸稈粉碎還田機10臺、石家莊惠田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1JH-200型10臺,調查機具為2018年購買的使用滿一個作業季節的補貼機具。調查結果表明用戶對調查的秸稈粉碎還田機總體評價滿意率為93.3%。
調查結果
可靠性:30臺機具均未發生重大質量故障及安全事故,一般故障率為30%。
可靠性:用戶對機具可靠性評價“好的”為83.3%、“較好”的為16.7%。
適用性:此次調查機具作業時多配套140馬力或180馬力四驅輪式
拖拉機。用戶對適用性評價為“適用”的28戶,占93.3%、“基本適用”的2戶,占6.7%。
三包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維修質量:評價“好”的27戶,占90%、“較好”的3戶,占10%、“差”的0戶。
售后服務態度:評價“好”的30戶,占100%、“較好和差”均為0戶。
售后服務是否及時:評價為“及時”的30戶,占100%、“不及時”的0戶。
零件購買方便性:評價“方便”的29戶,占96.7%、“不方便”的1戶,占3.3%。
三包服務質量:評價“好”的26戶,占86.7%、“較好”的4戶,占13.3%、“差”的0戶。
被調查的30臺秸稈粉碎還田機輕微故障有刀片損壞或變形、皮帶斷裂,個別故障有三角架開焊、主軸油封燒壞、變速箱過熱漏油、軸承損壞、機具殼體崩裂等情況。
改進建議
此次調查機具未發生重大質量故障及安全事故,刀片斷裂、變形、缺失主要是機具作業時遇到硬物或磨損導致,建議生產廠家使用韌性較高的刀片。
變速箱箱體過熱漏油,建議生產廠家進行技術改造。
根據用戶實際使用情況建議生產廠家在機具鎮壓滾上增加刮泥板。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